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松巴堪布益西班觉

松巴堪布益西班觉

1704—1787

或(1708—1788) 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学者、青海佑宁寺(即郭隆寺)第三世松巴活佛。“松巴”一名有二解:一说松巴二世松巴达曲绛措生于松巴村,故名;又说系藏族十八族系中之一支。土族(一说蒙古族)。据《安多政教史》载,生于青海额尔德尼台吉仓巴久部落。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出家。五十五年(1716),在佑宁寺学法。雍正元年(1723),随巴仁阿旺札西学《金刚蔓》,后赴拉萨学经。九年(1731),还青海,十一年任佑宁寺堪布,自是始有松巴堪布之称。乾隆二年(1737),去北京,与三世章嘉瑞贝多吉校对在汉地印制的藏文经典,并获清帝所赐“额尔德尼班智达”称号。十五年(1750),赴山西五台山朝圣。学识渊博,精通藏、蒙、汉、梵等文字,亦晓满文。四处游历,考查史实文物。著有《印度、汉地、藏、蒙、土佛教史》(通称《如意宝树史》或《松巴堪布史》)、《青海史梵歌新声》(简称《青海史》)、《松巴堪布年表》、《南瞻部州总志》,均国内外闻名。其全集总计9函,68部。

猜你喜欢

  • 思囊日安抚司

    明代四川土司名。正统十一年(1446)七月置。属松潘等处军民指挥使司管辖。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境。初任思曩日族首领阿思观为安抚使。阿思观父端葛于洪武(1368—1398)中归附明廷,曾赐给金牌,令其安抚族

  • 鲜弄

    傣语音译,亦称“布格”,意为“大伙头”。旧时傣族封建土司对其统治下的拉祜等族大头人的封号。如云南省澜沧县糯福区就由孟连土司加封六个“鲜弄”,发给委任状和礼物。每个“鲜弄”下辖若干“鲜”,意为“伙头”,

  • 金大车

    1491—1536明代诗人。字子有,号方山子。江苏江宁(今南京)人。回族。出身仕宦之家。自幼受进士出身的父亲教诲,博览艺文。嘉靖四年(1525)乡试中举。后四举会试不第。遂绝意仕途,书剑飘零,卒於旅途

  • 青多尔济

    ?—1700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土谢图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固山贝子※锡布推哈坦巴图尔弟。康熙三十年(1691),率众归附清朝。三十五年(1696),随康熙帝征准噶尔部噶尔丹,以

  • 丹吉林

    西藏拉萨“四大林”(藏语“林”,汉意为“洲”,转意为“寺”。即“四大寺”)之一。又名阐宗寺。在拉萨市内。为西藏摄政第穆呼图克图驻锡之所。宗教上隶属哲蚌寺罗赛林扎仓,为黄教寺院。其第六、第八、第九世第穆

  • 改允绵

    清代女画家。江苏华亭(今上海松江县)人。回族。清乾隆—道光年间(1736—1850)画家改琦之女。汪镛之妻。承继家风,工画,擅长花卉。人称其“钩染花卉,纤秀可爱”。

  • 黑往

    傣语音译。旧时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最高封建政权中的助理管狱官,兼管司署及内府灯火。在代表等级地位的※“因官等级”中,属“十田级”,享有薪俸谷子220挑(每挑约合50斤)。

  • 昙谛

    ?—453十六国至南北朝时佛教高僧。祖籍康居。原姓康。后移居中国,世居吴兴。父彤,尝为冀州别驾。谛10岁出家,学不从师,悟自天发。博览经籍,识见广大。初于虎丘寺讲《礼》、《易》、《春秋》各7遍,《法华

  • 郎首

    壮语称“郎火”。旧时广西左右江流域壮族村长称谓。南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蛮》篇:“在左右江溪峒之外,俗称山僚。……无年甲姓名,一村中惟有事力者曰郎火。”各村均有一至数人,隶属于土官,既为土官的公务人

  • 折德扆

    917—964五代、宋初边将。党项族。折从阮子。后晋时初署府州蕃汉马步都指挥使。后汉乾祐二年(949)随父入觐,授府州团练使。后周广顺二年(952),与巡简使李处稠等御北汉军。三年十二月,击退北汉将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