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林凤祥

林凤祥

?—1855

太平天国杰出将领。亦称林凤翔。广西武缘县(今武呜县)林圩广寺村人。壮族。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自幼给人放牛和帮工为生。爱习武,尤善骑射。清咸丰元年(1851)正月,金田起义爆发,投奔太平军。二月,洪秀全在东乡称王,因其剽悍善战,授御林侍卫。翌年,随西王萧朝贵攻长沙。萧阵亡后,坚持苦战,升土官正将军。十月,奉命率师攻克湘北要塞岳州,缴获大量军需武装,升殿左一指挥。十二月,又克湖北重镇汉阳和武昌,擢殿左一检点。因屡战皆捷,加封天官副丞相。旋与李开芳率先头部队进军南京,沿途克黄州、九江、芜湖、和州等城镇。三年(1853)二月,率先攻破南京仪凤门,击毙两江总督陆建瀛,为太平军长驱入城扫清道路,以功授丞相。又奉命与李开芳、罗大纲等帅师攻克镇江、扬州,加封靖胡侯。后奉命与李开芳、吉文元领大将衔率师从浦口入皖北,迅速攻克滁州、临淮关和凤阳府。五月,入河南,克永城,破归德府,杀清参将正伦、知县吕赞扬等,兵迫开封府,因清重兵把守,未克,转攻朱仙镇、郑州、汜水、巩县等处。六月,从巩县洛河口强渡黄河,围怀庆。因清援军阻击,绕道山西破曲沃,克平阳府。八月,从武安入直隶境,在临洺关大败直隶总督讷尔经额,兵临保定城,强攻不下,率军绕道深州、献县、沧州、静海,欲由天津夺取北京。清军云集天津西北杨村,以堵太平军北进。因孤军深入,粮援不继,于次年二月被迫南撤阜城待援。为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钦差大臣胜保等率兵追迫,后退连城,立栅、掘壕坚守近十个月,清军死亡枕藉。因弹尽粮绝,“军士羸饿至不能举戈”,连镇遂陷。身受重伤被俘,威武不屈,怒叱僧格林沁:“妖奴汝快砍吾首去,毋污我!”后被押往清京,于咸丰五年(1855)二月英勇就义。同治二年(1863),被天朝追封求王。

猜你喜欢

  • 苏莫遮

    古代乐舞。流行于今新疆一带。又名浑脱舞。苏莫遮(同音异译有苏摩遮、苏幕遮、飒磨遮等)、浑脱,系用黑羊毛制成的一种毡帽,因舞蹈者所戴而得名。并有“苏莫遮”乐曲。其形式多样,有成群结队的大型音乐舞蹈,旗鼓

  • 参赞大臣

    官名。清代常在驻防边疆地区的将军(如黑龙江将军、吉林将军、伊犁将军等)或临时出征的统帅(亦称将军,如扬威将军、靖逆将军等)下设参赞和参赞大臣,以赞襄军务和行政事务,有的负责驻守一个地区(如伊犁将军节制

  • 海青

    即“海东青”(1938页)。

  • 西藏日记

    书名。清果亲王允礼撰。上下两卷。雍正八年(1730),准噶尔侵扰西藏,移达赖喇嘛于泰宁。十二年(1734),准噶尔请和,清廷命作者往泰宁,办理达赖喇嘛返藏事。此书即其以游记体裁逐日所记往返途中亲见之事

  • 赤驹

    蒙古国勋戚。又译赤窟、赤渠、赤古、赤苦。孛思忽儿弘吉剌氏。※按陈那颜长子。与父随从铁木真(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南宋开禧二年(1206),蒙古国建立时,因功封千户长。尚铁木真第三女郓国公主秃满伦,故

  • 灭合里直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瓦里(由※籍没奴隶组成)名。灭合里直为辽景宗※彰愍宫下之一瓦里。“合里直”又译作“合里只”、“合李只”、“合理只”等。应天皇太后※长宁宫一※抹里名合里

  • 青海筹边学校

    学校名。1927年创置。校址位于西宁马坊街三圣庙。其前身是“青海蒙古半日学堂”见(1283页)。

  • 班珠尔多尔济

    ?—1736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土谢图汗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班第达额尔德尼纳木扎勒子。康熙三十年(1691),至多伦诺尔(今内蒙古多伦县北上都河西南岸)会盟,授一等台吉。旋父卒,袭

  • 复州

    地名。位于今辽宁省大连市西北部复县西北复州城。清雍正十一年(1733)置。辖域南北160里,东西250里,东抵凤城,西临渤海,南界宁海,北接盖平,约相当今辽宁复县地。周、秦为朝鲜地。汉属玄菟。魏属平州

  • 鲜卑思磐部

    东晋十六国时期河西鲜卑之一支。以首领思磐领部而得名。居于丹岭(今甘肃山丹南燕支山)一带。东晋隆安五年(401),被后凉吕纂之番禾太守吕超率军讨伐,思磐遣弟乞珍诉超于纂,纂命超及思磐皆入朝。寻吕纂为吕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