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民族解放社

民族解放社

解放前新疆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族先进分子所建立的革命组织。又称“解放组织”。由于国民党的残暴统治,新疆少数民族中受过中国共产党人的教育和思想影响的先进分子,以及一部份曾经在前苏联受过马列主义思想教育的人,首先组织起各种形式的秘密革命组织,成为宣传群众、组织武装起义的领导机构。1944年7月在伊犁成立“解放组织”,宗旨是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塔城和迪化(今乌鲁木齐)也相继成立该组织,在国民党机关少数民族人士中发展力量,甚至将工作深入至军事学校,准备伺机发动武装起义。1944年9月,在该组织领导下,巩哈县(今尼勒克县)牧民首先发起暴动,拉开三区革命序幕。继之,又领导伊犁起义,成立临时革命政府和民族军,向国民党统治区进行三线出击,将整个伊犁、塔城、阿尔泰(阿山)革命地区联成一片,其军前锋直逼玛纳斯河以西,与国民党军隔河对峙,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统治。在南疆蒲犁(塔什库尔干)地区亦早就建立了民族解放社,在人民群众中进行宣传组织工作。1944年6月进而建立游击队,袭击国民党驻军,掀起轰轰烈烈的蒲犁革命。迫使国民党政府于1946年与三区革命政府签订※《十一项和平条款》。民族解放社在组织三区革命、蒲犁革命中起了很大作用,为新疆解放事业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猜你喜欢

  • 沙啰巴

    1259—1314元代吐蕃高僧。一名观照。积宁(约在今青海省阿尼玛卿山地区)人。为当地世家,兄弟四人行四。自幼从帝师八思巴剃度出家,曾从高僧剌温卜、著粟赤修习密乘佛法,尽得其要。善吐蕃文字,于八思巴为

  • 明玛约

    即“明马约”(1405页)。

  • 沼兀列亦惕

    即“照烈”,为复数。见“照烈”(2361页)。

  • 自楼

    彝语音译。民主改革前四川凉山昭觉滥坝等地区彝族奴隶社会中所用的土地面积单位之一。一自楼撒播种子1.5至2石。租种一自楼土地,须交纳地租1.2石。

  • 二妙集

    书名。金末元初人段克己、段成己兄弟的诗文集,8卷(诗6卷、乐府2卷)。因二人早年以文章著名于时,被礼部尚书赵秉文举为“二妙”,故以是名集。克己字复之,人称遁庵先生,金末进士,金亡20余年后而卒,终身不

  • 阿都

    ①珞巴族家长奴隶制家庭中的奴隶对奴隶主的尊称。一作阿岛,珞巴语音译,原意为“爷爷”,转意为“男主人”。 ②崩尼部落古时血亲“类别式”亲属制,即对母系氏族男性的一概称谓,意为“爷爷”。 ③崩尼部落人对岳

  • 普颜不花

    元朝官员。字希古。蒙古族。倜傥有大志。至正五年(1345),由国子生登进士,授翰林修撰。旋迁河南行省员外郎。十一年(1351),调江西行省左右司郎中。与章伯颜、道童一起奋力抗御农民起义军的进攻,日夜坚

  • 诺鲁孜

    见“诺劳孜”(1954页)。

  • 堂帖

    辽代官吏的临时任命状。辽代对契丹人和汉人实行两元的统治方法。皇帝平时不居首都,一年四季各有※捺钵。契丹人的事务,皇帝于驻跸处就地办理。汉人的事务,用皇帝的名义委中书省在首都代行。除拜官吏第一步则止行堂

  • 伯岳吾

    ①蒙古都儿鲁斤(迭儿列斤)诸部之一。又作伯牙兀惕、伯牙吾、伯要、巴牙兀、巴雅固特。马阿里黑后裔。马阿里黑原为蒙古乞颜氏世仆,后嗣繁衍,自成部落。有若干分支,其中主要有者台伯岳吾(居者台河流域)与客额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