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江孜战役

江孜战役

清代西藏地方噶伦官员间夺权斗争,藏史著名战役。雍正五年(1727),首席噶伦※康济鼐被※阿尔布巴等人杀害后,噶伦※颇罗鼐赴阿里等地征调援军,为康济鼐复仇。后藏代琫江洛金巴,昂仁地区之努玛瓦及阿里康济鼐之族系喀锡鼐等官员率日土和噶达克地区数千骑兵和协噶、萨噶,桑桑等地援军赴援,阿里地区寺院亦以军饷相助。阿尔布巴等派300名前藏军袭击颇罗鼐庄园仁青侧,被击退,转而突袭后藏之屏蔽、交通孔道江孜。后藏贵族和官员统兵封锁通往江孜之卡热山口,阻前藏隆布鼐等援军。嗣后藏军因弹尽,撤离日喀则。颇罗鼐赶往江孜,与前藏军进行残酷的拉锯战,兵败撤退萨噶。后乘部分前藏军撤回拉萨之机,率后藏、阿里援军夺回昂仁,并占领江孜。隆布鼐等复率前藏军由拉萨赶往江孜,双方展开激战,伤亡惨重,当地寺庙被毁,村庄被掠。后经班禅和萨迦寺代表从中调解,双方达成协议,解散军队暂时停战。

猜你喜欢

  • 陀酋

    唐代南诏职官名。为军事组织府中所设武职书记官,系主将、副将下属。参见“南诏官制”(1594页)。

  • 烧何羌

    ※西羌的一支。原居湟水以北。东汉初,因※卢水胡从祁连山北南下,造成威胁,首领比铜钳率众依附临羌县(青海湟中西)。后种人有犯法者,临羌长收系比铜钳,并杀其种人六七百,东汉政府闻知,送医药安抚。章和元年(

  • 苟赤

    元代蒙古官名。蒙古语“格兀”(又作“格温”,即“苟”),意为“牝马”、“赤”意为“司事人”。即放牧牝马及掌管牝马群者。蒙古俗:牝马与马驹分群放牧,以便挤取马乳,酿制湩酪。据《元史·兵志三》马政款,玉你

  • 乌喇特前旗

    参见“乌喇特中旗”(349页)。

  • 巧艺布

    蒙古地区佛教寺庙中掌管殿堂佛供的僧人。蒙古寺庙佛殿供具、供品都有严格规定,须根据不同情况备各种不同供品,供品品种、数量须与经典规制吻合,不能偶缺,亦不得妄增,手续繁复,非一般僧人所能胜任,须委以专人负

  • 昆玉

    昆仑山之玉的简称。产于新疆和田地区,故又称和田玉。是玉石中之最佳者。质地细腻,色泽明亮。早在春秋战国时,就以玉质精良而名闻遐迩,被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帝王视为珍宝。历史上西北各族王公,也常将其奉献于中央王

  • 安西州学

    清代甘肃官学名。校址在州所在地(今甘肃安西县)。乾隆三十八年(1773)由府学改置。每年通过考试录取文童6名,武童6名。设学正1员。

  • 索莪罗

    即“索伦”(1829页)。

  • 内喀尔喀

    见“内五鄂托克喀尔喀” (310页)。

  • 龙公

    黎语称“沃凡”,意为“做富人”或“做主人”。参见“龙仔”(49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