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渤海国志长编

渤海国志长编

书名。金毓黻(1887—1962,字静庵,号千华山民)著。书成于甲戌年(1934),凡20卷。有千华山馆、1977年汉城太学社和台北文海出版社本。卷1与卷2为《总略》,卷1为元以前汉文献中渤海史料摘编,卷2为朝鲜和日本古籍中渤海记事摘抄;卷3《世纪》;卷4《后纪》,即东丹国纪;卷5《年表》;卷6《世系表》;卷7《大事表》;卷8《部属表》,列黑水、拂涅、虞娄、越喜、铁利等大事记;卷9《宗臣列传》;卷10《诸臣列传》;卷11《士庶列传》;卷12《部属列传》,为黑水、拂涅、虞娄、越喜、铁利等部之记事;卷13《遗裔列传》;卷14《地理考》;卷15《职官考》;卷16《族俗考》,内分种族、姓氏、礼俗;卷17《食货考》,是对渤海物产、唐赐物品和日本赠物比勘今物名的考证和释义;卷18《文征》,辑录中、日古籍中的唐敕命、贺正表、渤海与日本来往书牒及两国文人唱和诗文、渤海遗裔诗文;卷19《丛考》,为作者对50条渤海史事的考证;卷20《余录》,包括余录、补遗、附录三部分。另附《渤海疆域总图》和《东京城图》各1。是论述渤海史的专著,也是一部关于渤海国的中外史料汇编大全。特别是《丛考》中对渤海史上一些问题阐发的见解,颇多精辟之言。不足之处是所录中外史料,不是全按原文,有的加进了自己的语言。

猜你喜欢

  • 民和

    县名。在青海省东北部、湟水和大通河汇流地区,邻接甘肃省。先秦乃羌戎之地。秦为陇西郡辖境的西北塞外。汉属允吾、浩门2县。隋属湟水县。唐永徽年间(650—655),分属龙支、湟水和米川3县,后归吐蕃。宋归

  • 固山额真

    清代官名。满语音译。“固山”意为“旗分”,“额真”意为“主人”,即“旗主”。清代八旗组织中每旗的最高长官。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清太祖努尔哈赤创建八旗组织时规定,每300人立1牛录额真(汉译佐领

  • 阿木郎

    ?—1493明代哈密卫官员。初任都指挥。弘治元年(1488),因土鲁番速檀阿黑麻诱杀哈密忠顺王罕慎,令牙兰据哈密,遂率众避难至苦峪(今甘肃敦煌东北)。次年,请边臣调赤斤、罕东卫兵夜袭哈密城,败牙兰,迫

  • 踏板

    即“克牙气克”(987页)。

  • 彭大虫可宜

    明代湖广保靖州土舍。土家族。保靖(今湖南保靖县)宣慰使※彭万里侄。永乐元年(1403),与族属相仇杀,明遣御史刘从政抚谕之。宣德元年(1426),遣子彭顺朝贡。彭万里子彭勇烈卒,勇烈子彭药哈俾嗣为宣慰

  • 研种羌

    ※西羌的一支。秦孝公时(前362—338),西羌首领忍之子研即位,统治诸羌,因其豪健,故以其名为部落名。传13世至烧当,改部落名为※烧当羌。居湟水流域,与秦国关系密切,为西羌部落中最大的一支。

  • 嘉木样呼图克图二世

    见“嘉木样吉美旺波”(2432页)。

  • 马哈只墓碑

    回族墓碑。地在云南晋宁县昆阳城西郊月山坡之西侧。明永乐三年(1405),回族航海家郑和(原名马和)为父马哈只所立。红砂石质,高6尺,宽2.7尺,碑额呈半圆形。碑首镌刻篆文“故马公墓志铭”6字。铭文13

  • 英努乎千户部落

    藏族部落名。在青海省同德县东南,东接今黄南蒙古族自治县宁木特乡,东北接黄南泽库县,南临黄河,西连同德县夏卜让千户部落。解放后与石藏寺所属之藏拉德、塔哇部落合并划为石藏寺英乎区今为同德县河北乡。相传为古

  • 临潢府

    辽代地方建置。契丹以五京所在置五府。上京置府曰临潢,以地临潢水(今西辽河上游西喇木伦河)而得名。天显十三年(938)置。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南。辖军、府、州、城25 (一说35),统临潢、长泰、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