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中记
书名。又作《湘中山水记》或《湘川记》。晋代罗含撰。三卷。著者桂阳耒阳人,字君章。历官尚书郎、宜都太守、散骑常侍等。内容主要记载湖南省山、水、物产、古迹,共4类,乃湖南之早期志书,后人采之仿之者不少。早佚。《说郛》、《汉唐地理书钞》、《麓山精舍丛书》有辑本。《宋史·艺文志》著录名《湘中山水记》及《通志、艺文略》著录《湘川记》皆为此书异名。又有南朝宋庾仲雍之作亦用此名,见于《荆湘地记》,与罗氏所著同被清陈运溶所辑。《麓山精舍丛书》辑有1条。
书名。又作《湘中山水记》或《湘川记》。晋代罗含撰。三卷。著者桂阳耒阳人,字君章。历官尚书郎、宜都太守、散骑常侍等。内容主要记载湖南省山、水、物产、古迹,共4类,乃湖南之早期志书,后人采之仿之者不少。早佚。《说郛》、《汉唐地理书钞》、《麓山精舍丛书》有辑本。《宋史·艺文志》著录名《湘中山水记》及《通志、艺文略》著录《湘川记》皆为此书异名。又有南朝宋庾仲雍之作亦用此名,见于《荆湘地记》,与罗氏所著同被清陈运溶所辑。《麓山精舍丛书》辑有1条。
鄂伦春语音译,意为冰雪融化的季节,即春天。鄂伦春族旧无历法,在长期狩猎和生活实践中,以物候循环为依据,摸索出一套计算一年四季变化的知识,据之来安排狩猎生产。虽与我国通行农历不完全相同,但适合其狩猎生产
清代新疆塔尔巴哈台地区军政长官。乾隆二十八年(1763)置。驻雅尔城(前苏联境内乌尔扎尔)。因冬季雪大,交通困难,三十一年迁驻楚呼楚(今新疆塔城)。下设协办领队大臣、专理游牧领队大臣各1名,专管东、西
?—399十六国时期后凉国君。字永业。略阳(治临渭,今甘肃秦安东南)氐人。开国主※吕光嫡长子。初苻坚丧败,长安乱起,随母石氏奔仇池依杨氏。后凉麟嘉元年(389),吕光自称三河王后,自仇池归姑臧(今甘肃
唐代墓志。开元二十四年(736)刻制。1978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县青嘴湾。高56厘米,广56厘米,厚5厘米。志盖正中篆体阴刻“大唐故武氏墓志之铭”,四边杀面雕有缠枝卷叶花纹。铭及序共20行,行20字,
?—1648清初官员。世居阿布罕。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初为察哈尔部宰桑。天聪八年(1634),察哈尔林丹汗败走,在西拉他拉大草滩(今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境)卒。与噶尔玛济农、多尼库鲁克、多尔济达尔汉诺
郡名。古西羌所居。东晋时,后凉吕光置浇河郡。寻为南凉秃发乌孤所取。后入吐谷浑境。北周建德五年(576),移治黄河南浇河故城,改为廓州。隋大业初,复为浇河郡,寻亦废。故治在今青海黄河南岸贵德县东南。
①后秦末帝姚泓年号。416—417年,凡2年。 ②北凉哀王沮渠牧犍年号。433—439年,凡7年。
见“八儿思阔”(26页)。
渤海王国置。为渤海中京显德府所辖六州之一,领灵峰、常丰、白石、均谷、嘉利5县。州治在中京西北100华里处,故址即今吉林省敦化县西北额穆,一说为该省龙井县(今延吉县)太阳乡屯东之太阳古城。辽灭渤海后,于
清代官署名。户部置,以稽核京城八旗官兵俸饷等项发放事宜。设满洲郎中、员外郎、主事等掌处事,无定员。俸饷册档,悉由各旗※俸饷房查造,于一定期限内由各旗都统咨送户部,该处据册载人员升迁除授、挑补病退及截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