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爱米

爱米

萨满教神祗之一。赫哲语音译,意为萨满的保护和辅助神。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据传,萨满能通神,抗击恶魔,全赖其保护和辅助。有4种爱米:伯日布克爱米、苏日莫克爱米、图温特爱米、布尼优爱米。前2种为萨满初领神时的神灵,只具有普通神术;第3种能治肿胀病,但非每个萨满都能得其保护和辅助;第4种为萨满戴5叉或7叉神帽时所领之神,主“走阴间”等事。神偶或木制,或绘在神杆上;平时供在神箱内,萨满跳神时摆在西炕上供祭,※跳鹿神时将其挂在刀头。此外,保护和辅助萨满的神还有3种:布克春、萨拉卡、额其和。

猜你喜欢

  • 高太祥

    即“高泰祥”(1916页)。

  • 红头屿

    即“谈马颜”(1956页)。

  • 清圣祖

    即“玄烨”(622页)。

  • 土司制度

    元明清时期中央王朝在部分民族地区授与各级首领世袭官职,以统治原有地区和人民的一种政治制度,即对民族地区的土著首领“假以爵禄,宠之名号”,使其仍按传统旧俗管理原辖区及百姓,通过他们对民族地区实行间接统治

  • 帖烈灭

    即“吉里迷”(681页)。

  • 回纥内九族

    参见“九姓回纥”(36页)。

  • 敌鲁

    ①见“耶律敌鲁”(1318页)。 ②见“耶律的禄”(1315页)。

  • 伊都立

    ?—1753清朝大臣。满洲镶黄旗人。伊尔根觉罗氏。大学士※伊桑阿第三子。康熙三十八年(1699)举人。历任内务府员外郎中,办理内务府总管事务。雍正元年(1723),迁詹事府詹事,充日讲起居注官,历兵部

  • 北魏律令

    南北朝时期北魏法令总称。亦称“后魏律令”。拓跋鲜卑建立北魏后,使用汉族士人,根据《汉律》,参酌魏晋南朝各律,先后九次编纂修定法典。(1)天兴元年(398),道武帝拓跋珪命三公郎王德定律令,申科禁,除前

  • 大委正

    见“昆都力庄兔台吉(14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