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王和顺

王和顺

1868—1934

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字德馨,号寿山。广西邕宁县东门乡人。壮族。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为人刚正不阿,好侠行义,颇受乡里尊崇。早年曾参加刘永福领导的黑旗军抗法战争。中法停战后,退役回乡,在宣化县城充当衙役,目睹清政腐败,深为不满,投身会党,秘密组织革命队伍,蓄意反清,事泄被捕。后越狱,聚众竖旗,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发动武装起义,迅速控制南宁、思恩府属广大地区。二十八年(1902),在南宁西郊隆安县马鞍山峡大败广西提督苏元春所遣总兵马盛治军,击毙马盛治,苏元春也因此被革职,充军新疆。翌年,又于梅龟山智布伏兵,重创由陆爵率领前来围剿的广东安勇军。后与附近会党武装配合,转战于武鸣、隆安、扶绥、上恩、马山、都安、上林、宾阳、邕宁等地,使官军顾此失彼,穷于应付。三十一年(1905),清廷集数省兵围剿,被迫出走越南。闻孙中山从日本至越南西贡进行革命活动,投奔孙中山,加入同盟会。三十三年(1907),奉孙中山命,赴钦州、防城等地组织领导壮族反清武装斗争,失败后折回越南河内。翌年,奉命与黄明堂等率部潜入云南河口组织武装起义,一举攻占河口,缴获大量枪枝弹药,继而挥师北上,攻占南溪。后遭云南总督锡良调滇、黔、桂、川四省兵包围,坚持战斗20余天,因补给匮乏受挫,被迫再度转入越南境,被侵越法军强令解除武装,押往新加坡服苦役。宣统三年(1911),广州起义爆发,经香港返广东惠州开展革命活动。是年十月,武昌起义爆发,指挥革命军政占惠州城,随后率军进驻广州城。因遭广东都督陈炯明排斥,绕道香港至北京,被袁世凯聘为军事顾问。后对袁肆意专权不满,弃职南返。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积极参加讨袁护国运动。1922年,发动滇桂军将领入粤讨伐陈炯明,拥护孙中山从上海回广州重开大元帅府。旋去职,隐居广州,不问政事。1934年于广州病逝。

猜你喜欢

  • 噶勒桑丹津

    清代西藏地方政府官员。藏族。廓尔喀(今尼泊尔)侵略后藏期间,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随丹津班珠尔私赴边与廓尔喀议和许银,被廓尔喀人所劫。同年,返藏,携带信件,内称廓尔喀差头人至聂拉木与噶伦议明各安

  • 阿合

    女真语音译,《金史·国语解》谓“人奴”之意。金代女真人有以此命名者,如金宗室※完颜宗干之孙名阿合。

  • 完颜杲

    ①(?—1130)金宗室、大将、开国功臣。本名斜也,亦作斜野。女真族,完颜氏。金世祖※劾里钵第五子,太祖※完颜阿骨打同母弟。收国元年(1115),阿骨打创立四勃极烈议事制,为国论昃勃极烈。天辅元年(1

  • 一层楼

    蒙文长篇章回小说。著名蒙古族文学家*尹湛纳希(1837—1892年,卓索图盟土默特右旗人)著。32回。约19世纪70年代成书。作者推崇《红楼梦》,借用唐代诗人王之涣的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希

  • 朱弩佉苴

    南诏军士名。南诏国王及诸镇大军将随身护卫亲兵,系从※罗苴子中挑选的优秀者,手持红色弓弩,腰扎皮带,因而得名。

  • 田治生

    见“西阳蛮”(696页)。

  • 耶律谷欲

    辽代史学家。字休坚。契丹族。六院部人。节度使耶律阿古只子。史载其性淡泊,有礼法,工文章。辽圣宗朝入仕,统和年间,为本部太保。开泰(1012—1021)中,渐迁塌母城节度使,以宜处霸州疑狱,获圣宗赏识,

  • 三闾大夫

    战国时楚国官名。掌管昭、屈、景三姓王族的谱谍,主持宗庙祭祀典礼。屈原曾任此职,后人以此为屈原的代称。

  • 生番

    清代文献对台湾部分高山族的称呼。所谓“未服教化者曰生番”。指尚未“归附”,即不向政府纳赋也不服差役的高山族人。主要分布在中部山地,居于深山丛林险阻之处(也有一部分散居东部平原),故又称“高山番”。以狩

  • 上都之战

    明朝与北元的一次战争。洪武元年(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明军北伐,包围元大都(今北京)。元惠宗(顺帝)※妥欢贴睦尔率宫室退居上都开平(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伺机南下复取大都。二年春,明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