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王静斋

王静斋

1880—1949

近代伊斯兰教著名学者。字文清。天津市人。回族。出身宗教世家。幼承家教,学习汉文、阿拉伯文、波斯文及伊斯兰教典籍。光绪二十一年(1895)起,先后在天津、北京、河北等地清真寺当海里凡(学员),受业于名师马玉麟等阿訇名下,研习伊斯兰教经典和教义。三十一年(1905),在北京南安次县安育村清真寺于勉斋阿訇主持下“穿衣挂帐”(结业)。受聘于大兴县属之白塔寺村当阿訇。先后相继在河北、北京、天津、山东及东北等地任清真寺阿訇。其间有两年出国考察。1912年拥护孙中山革命,加入国民党。1922年到埃及,入艾资哈尔大学留学,为中国留学生部部长。后又朝觐麦加,赴土耳其。1924年回上海,转天津。1925年任山东阳信六营清真寺教长,开始从事翻译工作,以四个月时间,将全部《古兰经》译成汉文。1927年9月在天津创办《伊光》月报,至1939年停刊,共发行100多期。并任总经理兼编译。1938年受聘为国立陇东师范学校,为阿拉伯文专修班主任,讲授《古兰经注》等课。曾撰文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罪行。与时子周等人在郑州成立中国回民抗日救国会。抗战胜利后,完成百万字的《古兰经译解》一书(丙种本),由上海永祥印书馆出版。1948年应台湾穆斯林之请,去台北清真寺任阿訇。1949年返回大陆,病逝于贵州。代表作有《古兰经译注》(甲、乙、丙三种本子),其中以丙种本《古兰经译解》,风行一时。又有《伟戛业选译》、《回耶辨真》或译为《回耶雄辩录》)及编译的《中阿新字典》等。

猜你喜欢

  • 爨僰军

    元代云南土兵。简写作“寸白军”。南宋宝祐二年(蒙哥汗四年,大理国段兴智天定三年,1254),忽必烈、兀良合台率蒙古军灭大理国。翌年,以当地僰(今白族)、爨(今彝族)组成该军,有兵数万,仍由降臣段兴智、

  • 秋狝

    畋猎。古有春蒐、夏苗、秋狝、冬狩之分。清代沿袭古制以三秋畋猎称此。木兰秋围是其典型,最为注重,以为国典。凡臣属皆编入“围班”,轮年赴应,每举以20日为率,岁耗银以几十万计,意在使八旗官兵肄武习劳,演练

  • 少辽

    即“小辽水”(150页)。

  • 满苏尔

    见“莽苏尔”(1821页)。

  • 石砫宣抚司

    见“石砫宣慰司”(457页)。

  • 蒙古自治政府

    大西北解放前夕,内蒙古部分王公上层匆忙组织的伪政权。1949年8月5日在内蒙古阿拉善旗定远营(今巴彦浩特),召开伪蒙古大会,8月10日正式成立。德穆楚克栋鲁普(德王)任主席,阿拉善札萨克达理札雅(达王

  • 刀承恩

    1864—1927清末民初云南西双版纳※召片领(意为“广大土地之主”)。傣族。车里军民宣慰使※刀钧安子。光绪二年(1876),父卒,以年幼,由族人刀耀宗代办司务。至十年(1884),始正式袭职治事。娶

  • 行中书省

    地方官署名、行政区划名。魏晋始置,北朝、隋、唐初行之,称行台。金初曾建行省制。蒙古国时期,沿金制,地方有征伐,设行省分掌军民之事,相继建有燕京等处、别失八里等处,阿母河等处行尚书省,未有定制。中统元年

  • 於陆王

    晋代匈奴官号。为十六王之一。分左右。位在左右奕蠡王(汉代称谷蠡王)之下,左右渐尚王(汉代称渐将王)之上。为单于辅臣。皆由单于子弟充任。

  • 必残

    见“蒲昌县”(23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