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白团卫村大战

白团卫村大战

契丹与后晋的一次著名战役。后晋高祖石敬瑭时,对契丹割地纳贡、称子称臣,契丹助敬瑭灭后唐称帝,两国关系极密。辽太宗会同五年(942)六月,石敬瑭卒,其子石重贵即位,在众臣怂恿下,对契丹“称孙不称臣”,态度怠慢。辽太宗耶律德光恼怒,遂生南伐意。次年十二月,亲赴南京(今北京),与群臣议伐晋。命赵延寿、赵延昭、耶律安端、耶律解里等由沧、恒、易、定等州分道而进,大军继后。会同八年(945)三月,延寿军大败晋将杜重威、李守贞于阳城(今河北清宛县阳城),继围晋兵于白团卫村(又作白团村,位阳城南)。晋军虽埋鹿角为行寨,而契丹围之数重,并出奇兵断其寨后粮道与水源。晋军饥渴至甚,取泥水而饮。辽太宗其势颇盛,对其众曰:“晋军止此耳,当尽擒之,然后南取大梁。”此激怒晋军,纷纷请求出战,云:“与其束首就擒,曷若以身殉国。”时狂风大作,晋将马步都监李守贞大喜曰:“彼众我寡,风沙之内,莫测多少,惟力斗者胜,此风乃助我也。”随即大呼:“诸军齐击贼!”马步左右厢都排陈使符彦卿即引精骑出西门,诸将继至。大战辄起。史载战况之恶:“风势益甚,昏晦如夜。彦卿等拥万余骑横击契丹,呼声动天地,契丹大败而走,势如崩山。李守贞亦令步兵尽拔鹿角出斗,步骑俱进,逐北二十余里。(契丹)铁鹞既下马,苍皇不能复上,皆委弃马及铠仗蔽地。”辽太宗甚为狼狈,“乘奚车走十余里,追兵急,获一橐驼,乘之而走。诸将请急追之。”(《资治通鉴》卷284)此战大减了契丹的嚣张气焰。辽太宗逃回南京,集聚散兵,以军失利,杖其军将。然契丹并未善此罢休,经整顿,下年再举大兵,一举翦灭后晋。

猜你喜欢

  • 北魏孝庄皇帝

    见“元子攸”(235页)。

  • 卓杞笃

    即“卓其笃”(1382页)。

  • 南征录

    书名。有关镇压广西少数民族起义的记事。1卷。明张廅(字延玺,今江苏江浦人,汉族)撰。明天顺八年(1464),瑄为广西右布政使,参与镇压广西瑶、壮等少数民族武装起义,并逐日记录出征状况,汇为是书。日记始

  • 诏钪勒

    1617—1669明末清初云南西双版纳※召片领(意为“广大土地之主”)。傣族。车里军民宣慰使※室利稣坦玛之子。明崇祯十二年(1639),父卒,嗣职。明亡,向清朝献金归顺。清顺治十八年(1661),清廷

  • 北女直

    辽朝对部分回霸女真人的称呼。是就辽东半岛之南女直而言,因居辽东地区北部,故名。分布在今辽河中游辽宁昌图、开原、铁岭、新民及内蒙古奈曼等县旗地。其下分若干部,《辽史·圣宗纪四》统和八年九月条有“北女直四

  • 门艺事件

    渤海国王大武艺挑起的与唐冲突。唐开元十年(722),黑水靺鞨遣使朝唐,唐任命其酋倪属利稽为勃利州刺史。十四年,唐以黑水靺鞨地置黑水州,以其首领为都督,并派汉官为长史。渤海王大武艺时正“斥大土宇”,扩展

  • 必力克图汗

    见“爱猷识理达腊”(1899页)。

  • 巴者万户府

    明代乌思藏地方官署名。建置年代不详,其地在今西藏昂仁以西地区。史载洪武十四年(1381)十二日,遣人泐明出使西域之宗随入朝贡方物,赐其使。

  • 契翰部

    亦称契汗、唾契汗。魏晋南北朝时期河西鲜卑之一支。初为部落名,后以为氏。居罗川(今青海湖东),与罗川北之鲜卑乙弗部相近,风俗也同,其地多狼。早在南凉秃发乌孤继立前,即臣属于秃发鲜卑。南朝刘宋永初二年(西

  • 建州三卫

    见“建州卫”(1543页)、“建州女真”(15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