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祖先崇拜

祖先崇拜

原始宗教形态之一。在母系氏族社会晚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对偶婚的确立,增强了氏族的职能和氏族首领的职责,伴之以灵魂观念的发展,出现了人们对已故先人的崇拜,祈求氏族的祖先和对本氏族做出过贡献者的灵魂保佑其子孙后代繁衍昌盛,祖先崇拜遂之盛行,成为原始宗教的重要内容之一。起初作为崇拜对象的多为女性,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后男性祖先的崇拜成为核心内容。从此,人们的信仰和崇拜对象由自然界发展到人间,曾盛行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图腾崇拜走向衰落。为死者举行丧葬仪式,是祖先崇拜最普遍的表现形式,土葬、水葬、火葬、树葬、天葬、野葬等葬制和相应的仪式,因地因时而异。对氏族祖先神灵举行定期或不定期祭祀活动,是祖先崇拜的集中表现。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内容的丰富,活动内容日益复杂化。我国北方信仰萨满教的诸民族的祭祖仪式,瑶族的“做洪门”和黔东南苗族的鼓社祭等,均为父系血缘集团的盛大祭典。在奴隶制和封建社会中,与宗法制度相结合,形成家族祖先乃至近三代祖先的崇拜。

猜你喜欢

  • 宗室宴

    清代帝王于年节设筵招待宗室之称。小型者,设于奉三无私,常以皇子、近支诸王公列席;中型者,设于西苑(即北京紫禁城西华门外御苑)丰泽园内惇叙殿,或于圆明园正大光明殿。惇叙殿宴例:届日,陈设中和韶乐、丹陛大

  • 中台省

    官署名。渤海王国仿隋唐制置,名似来源于唐高宗于龙朔元年(661)改中书省为西台。为辅佐国王统治的三省之一,为右省,比唐之中书省。负责司王言,执国政,草拟制定政令。设右相一,为省长官,比唐之中书令,与大

  • 华严寺

    契丹王朝时期所建著名佛寺。位于今山西大同城内西南隅。是当今大同城内最著名的古刹。有上、下寺二所,相距甚近。创建年代说法不一,有云“寺肇自李唐”,为“唐尉迟敬德增修”(明《重修大华严禅寺感应碑记》、《上

  • 后燕武成帝

    见“慕容垂”(2436页)。

  • 娘娘神

    我国许多民族信奉的神之一。今内蒙古阿荣旗地区鄂温克人旧时也供祭。偶像为一大二小的3个女人,悬挂在※“仙人柱”内,位在※敖教勒神(祖先神)之下,其他神之上。小孩得麻疹时祭祀,祈祷其保佑平安。

  • 罗理

    ?—1641清初武官。蒙古正黄旗人。鄂尔沁氏。察合尔部人。天聪八年(1634),林丹汗败亡后,携百人来归,授一等甲喇章京世职。崇德三年(1638),随扬威大将军岳讬征明,败明密云县兵。六年(1641)

  • 不里阿耳靴

    蒙古传统靴的一种。源于13世纪的蒙元时期,蒙古族利用不里阿耳人在伏尔加河畔制造的皮革(俗称俄罗斯皮)做成蒙古式靴子。皮革原料主要是马皮,少数是狼皮、鱼皮等。靴头尖而上翘,靴筒高而宽大,内可套裹腿毡、毡

  • 榘庵集

    书名。元同恕(1255—1332)撰。15卷。所居名榘庵,因以名集。奉元(今陕西西安)人,字宽甫。世业儒。年13以书经冠乡校。世祖至元(1264—1294)间授国子司业,辞不赴。陕西行台侍御史赵世延请

  • 北魏明元皇帝

    见“拓跋嗣”(1358页)。

  • 瓦莫

    傈僳语音译,意为“卖工”。解放前云南怒江傈僳族地区贫困农户(刷扒)等为生活所迫,向头人、富裕户等出卖劳动力,以换取生活必需品的一种方式。有临时的和长期的两种。无论哪一种,所受的剥削都较重。一般一个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