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科洛克托衣

科洛克托衣

哈萨克族习俗。意为“满月礼”。孩子出生40天后,便要举行庆祝仪式。孩子父母要宰羊烹肉,请亲戚朋友、邻居参加。来宾则须给婴儿赠送衣服、鞋、袜、钮扣、串珠、鹰毛或糖等礼物,并由长者给婴儿起名字。相聚一起,欢宴弹唱,内容大都是祝孩子父母和婴儿健康的祝词。

猜你喜欢

  • 提伦部

    十六国时期陇西鲜卑之一支。以鲜卑大人提伦领部而得名。东晋太元十二年(387),与裕苟、密贵2部于六泉(在襄武县东北,今甘肃陇西东北,一说在高平,今宁夏固原)遭西秦苑川乞伏国仁袭击。寻高平鲜卑没奕于、东

  • 巴赛

    1667——1736清初将领。满族。辅国公巴尔堪长子。康熙二十一年(1682),封三等奉国将军。三十四年(1695),任镶蓝旗汉军副都统。三十五年,从康熙帝征准噶尔部噶尔丹。五月,至克鲁伦河,同平北大

  • 乃乌巴·南喀桑布

    明代西藏地方官员。又称喃卡藏卜或仲钦南喀桑布。藏族。属杰氏家族。15世纪人。帕竹政权代理官长仁钦桑波之子。帕竹查巴坚赞时,被委任为拉萨西南乃乌宗本(《明史》称“牛儿宗寨”),故称“乃乌巴”。尊奉宗喀巴

  • 渠复累

    汉属国大且渠(大首渠)。匈奴人。武帝元鼎五年(前112),以击匈奴有功,被封为昆侯。卒,子乃始嗣。

  • 狐突

    ?—前637春秋时晋国大夫。出身于白狄狐氏。字伯行。其女适晋献公,生晋文公重耳。以外戚在晋任职,封大夫。周惠王二十一年(前656),晋国内乱,翌年,其二子狐毛、狐偃随晋公子重耳出亡,入白狄避难12年,

  • 八剌

    ?—1271察合台汗国第六代汗。蒙古孛儿只斤氏。※察合台之曾孙,也孙都哇之子。初随从忽必烈汗。至元二年(1265,一说三年),奉忽必烈命归汗国执政,废斡儿干纳擅立之木八剌沙,自立为汗。背叛元廷,夺取元

  • 塔尔巴哈台城

    见“绥靖城”(1971页)。

  • 回回译语

    书名,明代编纂的《华夷译语》之一种。洪武三年(1370),太祖朱元璋命回回人马沙亦黑与火源洁编纂。一说编于元末明初或永乐五年(1407)。分两种:一种为“杂字”,一种为“耒文”。以各民族通用字为主,附

  • 阿勒坦汗

    见“俺答汗”(1884页)。

  • 长牌

    契丹符契。上圆下方,形如方响,上方有孔,穿绳。镀金,缕刻契丹大字“”(意“敕走马”)。在南司内收掌。每遇下五京等处取索财物,及进南朝物品,以此牌信带腰间为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