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秦边纪略

秦边纪略

书名。又名《西陲今略》。(清)梁份(约1640—1702,字质人,江西南丰人)编撰。6卷,首卷附图11帧。成书于康熙三十年(1691)。该书是作者对甘肃、宁夏、河套、部分蒙古地区,以及嘉峪关内外各地亲自进行多次勘察以后写成,尤对险要地区详加说明。卷1述全秦边卫、河州(卫)、西宁卫(西宁边堡、西宁近疆)、庄浪卫(庄浪南边、庄浪北边、庄浪近疆),卷2述凉州卫(凉州南边、凉州北边、凉州近疆、凉州北边近疆);卷3述甘州卫(甘州南边、甘州北边、甘州北边近疆、甘州南边近疆);卷4述肃州卫(肃州南边、肃州北边、肃州近疆);靖远卫(靖虏边堡);卷5述宁夏卫(宁夏边堡、宁夏近疆)、延绥卫(延绥边堡)卷6述河套、外疆、嘉峪关至哈密路程、嘉峪关至赤金路程、近疆西夷传、河套部落、蒙古四十八部落考略,西域土地人物略、嘎尔旦传。对研究蒙古、土、藏、撒拉、裕固、维吾尔等民族史及西北地方史地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所记嘎尔旦一生前期事迹,完整详尽,为他书所绝无。原无刊本,仅有抄本流行。同治十一年(1872)首次刻本问世,其后王文灏为之重刊,《关中丛书》、《灰画集》均收入,1987年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赵盛世、王子贞、陈希夷的校注本。

猜你喜欢

  • 岔道尔寺

    藏传佛教寺院。亦称阎家寺。藏语称“扎西坚巴南杰林”,意为“吉祥弥勒尊胜洲”。在甘肃临潭县龙阎乡。据《安多政教史》载,建于元世祖忽必烈(1260—1294年在位)时期,建寺时得到卓尼寺和卓尼杨土司的支持

  • 统们江

    见“图们江”(1435页)。

  • 卜颜铁木儿

    ?—1356元朝官员。又译作卜颜帖木儿、普颜帖木儿。唐兀人,字珍卿。幼养于叔父阿术,性至孝,明锐倜傥。早备宿卫,历事武宗、仁宗、英宗。文宗时任监察御史、江浙行省平章政事。在任,常乘花马出行,时称花马儿

  • 浑巴什河之战

    清军与张格尔叛军的一次战役。道光六年(1826)夏,张格尔裹胁南疆维吾尔族万余人作乱,喀什噶尔、英吉沙尔、叶尔羌、和田相继陷落。清廷授长龄为扬威将军,杨遇春、武隆阿为参赞大臣统兵往征,约期会于阿克苏。

  • 宁甲速

    即“完颜守绪”(1153页)。

  • 耶律天德

    ?—948辽代初期将领。字苾扇。契丹族。为辽太宗※耶律德光第三子。史载其猛悍娇捷,人望而生畏。曾使后晋。会同六年(943),随太宗南伐。九年(946)十一月,在望都(今河北望都)断晋兵粮道,迫降10万

  • 搠里蛮

    见“搠儿马罕”(2355页)。

  • 北魏平文皇帝

    见“拓跋郁律”(1360页)。

  • 鄂克拉罕伊勒登诺延

    见“银锭台吉”(2064页)。

  • 艾衣

    契丹民族流行的一种服装。据《契丹国志》记载:“五月五日午时,采艾叶与绵相合,絮衣。”(卷27)艾叶有香气,可以驱蚊蝇。捣碎混入绵中作衣着身,既可抵御寒冷,又有驱邪禳灾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