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突厥语族

突厥语族

阿尔泰语系语族之一。包括古代碑铭语言、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文献语言以及30余种现代语言。主要分布在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乌兹别克斯坦、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伊拉克等国家,使用人口约1亿。在中国境内操突厥语族语言的有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撒拉、裕固、乌孜别克、塔塔尔等7个民族。主要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和青海省。另外,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阿尔泰地区有一部分民族成份为蒙古族的居民使用图佤语;在黑龙江省富裕县有少数柯尔克孜族使用一种不同于新疆柯尔克孜语的语言。这样,中国境内属于突厥语族的语言共有9种,使用人口约860万。突厥语族语言在类型上属粘着语。新词的构成和语法意义的变化主要是通过在词根或词干上按一定顺序添加构词或构形附加成分完成的。突厥语族语言之间的亲属关系已经为学者们所承认。这些语言的语音、语法和词汇有许多共同的特点。在语音方面:有元音和谐律,尽管和谐的类型在一些语言之间有所不同;绝大多数语言没有真正的复合元音;元音有前元音、后元音、圆唇元音、展唇元音、高元音和低元音之分;浊辅音r、m、n、l较少出现在词首;词首一般不出现复辅音;重音一般落在词的最后一个音节。在词法方面:名词有数、格、领属性人称等范畴,部分语言还有谓语性人称范畴;形容词分为性质形容词和关系形容词,性质形容词一般有级的范畴,包括原级、比较级和最高级三种;动词有时、式、人称、数、态等范畴,有副动词、形动词和动名词等形式;量词和连词不很发达。在句法方面:句子的基本语序是主语—宾语—谓语;限定语位于中心词之前。在词汇方面:有一批为各语言所共有的同源词;构成新词的主要方法是派生法,并且以后加构词附加成分为主;不少语言的畜牧业词汇比较丰富;各语言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一些来源不同的外语借词。在突厥语族语言分类问题上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看法。学者们根据不同的原则提出了多种分类法。较为流行的分法是将突厥语族分为西匈语支和东匈语支。西匈语支又分为布加尔、乌古斯、克普恰克、噶逻禄4个语组;东匈语支又分为回鹘—乌古斯、黠戛斯—克普恰克两个语组。有的语组又进一步分成若干个次语组。我国境内的9种语言中,维吾尔语(包括撒拉语)、乌孜别克语属西匈语支噶逻禄语组,哈萨克语、塔塔尔语属西匈语支的克普恰克语组,图佤语、西部裕固语属东匈语支的回鹘—乌古斯语组,柯尔克孜语属东匈语支的黠戛斯—克普恰克语组。操突厥语族语言的民族在历史上曾先后使用过突厥文、回鹘文和阿拉伯字母。中国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现在使用的是改进后的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文字;原苏联境内操突厥语的民族20年代曾使用过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30年代以后改为以基里尔字母为基础的文字;土耳其1928年改用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

猜你喜欢

  • 浩尔畏

    裕固语音译。亦称撂抛子。用皮条或毛绳制成的一种古老的抛石工具。双折一米左右,折处较宽大,有一小兜,放置石块,用臂力抡转绳子,待加速至一定程度时,将绳子的一头松开,即可将石块抛出。放牧时用以抛石驱赶羊群

  • 七屯城

    见“伊循城”(806页)。

  • 北夫余

    古代夫余族的一支。汉籍中亦称“旧北夫余”。初见于高句骊《好大王碑》,《魏书》等始载其名。史无专传。来源于中国北方貊族迁居东北的一支。名称所指及其所在众说不一:一说即北夷橐离的别称,汉时

  • 新附军

    元朝军兵之一。指蒙古灭南宋过程中以降俘之南宋军兵组成的军队。《元史·兵志一》:“继得宋兵,号新附军”。原金朝境内所降俘之汉人军兵不称新附军,而称汉军。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以降俘之南宋军士中分拣

  • 宇文贽

    ?—580北周宗室、大臣。其先为匈奴苗裔,后称鲜卑宇文氏。字乾信。周武帝※宇文邕子。初封秦国公。建德三年(574)进爵为王。大象二年(580),为上柱国、大冢宰、大右弼。寻与子俱为权臣隋国公杨坚所害。

  • 兴国应圣公

    金代对混同江(今松花江和黑龙江下游)神的封号。大定二十五年(1185),以昔太祖完颜阿骨打征辽,策马径渡混同江“江神助顺,灵应昭著”。乃修祠宇,封混同江神为兴国应圣公,致祭如长白山仪,锡以上公之号。

  • 达克沁

    ?—1891清代蒙古王公。内蒙古敖汉旗人。博尔济吉特氏。诺尔布桑子。道光二十七年(1847),父卒,袭固山贝子,后任昭乌达盟盟长。为人有勇无谋,不善待人,自恃官高爵显,作威作福,暴虐无道。凡有骑马过王

  • 瓦氏夫人

    1497—1555明嘉靖朝抗倭(日本海盗)女英雄。广西归顺府(今靖西)人。壮族。明归顺州知州岑璋之女,田州指挥同知岑猛之妻。自幼习武,善用剑,颇通兵法。对丈夫不义之行多有劝阻,深明大义,甚得族人爱戴。

  • 梅知

    见“梅只”(1979页)。

  • 伪钞

    私自雕铸钞版印造的伪交钞。事关军国大计,社会安定,故历朝赏罚严明。元初规定,凡印造伪钞,经辨验,堪行使者,为首处死,为从雕版、抄纸、安藏、印造、知情、受分人等俱杖断,捉事人,首告者赏银5锭;不堪行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