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竹书纪年

竹书纪年

本称《纪年》,亦称《汲冢纪年》。书名。西晋武帝时(265—290)在汲郡(治今河南汲县西南)战国魏襄王墓中发现的以竹简写成的魏国编年史。原有13篇。记上起黄帝(一说起自夏、殷、周),下迄魏襄王二二年(前299)史事。其中述至周幽王为犬戎所灭,以晋事接之。三家分晋后,专写魏事。因若干记事可纠正《史记》之误,出土时颇受部分学者重视;又因有的记载与传统经籍之说不合,复为一些学者所排斥。约在两宋时亡佚。后有人杂采各书撰《今本竹书纪年》。清朱右曾以为不可信,广稽群书所引之文,追复古本,成《汲冢纪年存真》2卷。近人王国维复加以补正,成《古本竹书纪年辑校》1卷。今人对王氏书又作补充,成《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订补》。

猜你喜欢

  • 元光

    金宣宗继天兴统述道勤仁英武圣孝皇帝完颜珣年号。1222—1223,凡2年。

  • 岗朱·罗追塔

    1813—1890清代藏族历算学家。为藏传佛教康区宁玛派大师。其师哦勒单丹与居北京的大译师公工查布(即蒙族工布查布,清西蕃文的掌译总管。北京版藏文大藏经主编之一。)相友善,通信得其教,又从云南丽江府汉

  • 苻融

    ?—383十六国时期前秦大臣。字博休。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东南)氐人。前秦国君※苻坚季弟。文武兼备,聪辩明慧,善谋略,精骑射。崇尚黄老之学,著有《浮图赋》,壮丽清赡,世咸珍之。苻健在位时(351—35

  • 蒙哥汗碑

    即“释迦院碑”(2259页)。

  • 扩端

    见“阔端”(2273页)。

  • 叭桑目底

    古代傣族传说人物。被尊为傣族社会各种制度的建立者。“叭桑目底”傣语意为“群众代表”。西双版纳传说中傣族人民智慧的化身。相传他首倡人民建造村寨,栽瓜种稻,开始定居,进行农耕。教人们信奉寨神、勐神(地方神

  • 马瓦拉痕那儿

    见“河中地”(1506页)。

  • 壬戌华州回变记

    书名。清末刘东野撰。作者据亲身闻见详记同治元年(1862)四月陕西华州回民起义发生的原因及五月初八日回民南渡渭河消灭地主武装并战领绝大部分堡寨的战斗经过,以成是书。1917年曾由其子刘澍瀛校刊、铅印。

  • 蒙药正典

    书名。又作《蒙药本草从新》,藏文名《斋萨日密格占》。蒙古药学著作。19世纪内蒙古奈曼旗蒙古族学家占巴拉多尔济用藏文写成。284叶,木刻本。是一部系统整理、总结蒙古药学,并充分吸收兄弟民族药学成果的药典

  • 巴赫什

    源自梵文,意为“书写员”、“录事”。当回鹘文在突厥语各部族通行时,用来称呼通晓回鹘文的录事。※叶尔羌汗国时期为汗的私人秘书、近臣。与蒙元时期之“必阇赤”,清代之“笔帖式”或“笔且齐”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