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英义建功毗伽可汗

英义建功毗伽可汗

?—779

唐代回纥汗国第三代可汗。又作牟羽可汗。名移地健。药罗葛氏。※英武威远毗伽阙可汗磨延啜次子。唐乾元元年(758)娶仆固怀恩女。次年父卒,嗣立,建号爱登里罗汨没密施颉登密施合俱录毗伽可汗(译意为“天赐幸福、尊严、统治全国、勇誉兼备贤明君主”)。依俗娶※小宁国公主。宝应元年(762),应唐之请,率军与仆固怀恩联兵攻讨史朝义,再克洛阳。广德元年(763),与※唐将李贵弼、仆固怀恩等讨史朝义之乱,收复洛阳,平定河北,被唐册封为颉咄登里骨啜密施合俱录英义建功毗伽可汗,册封其妻为娑墨光亲丽华毗伽可敦。同年,从洛阳携4位摩尼僧同归回纥地,使摩尼教传入回纥,逐渐发展为国教。大历三年(768),可敦卒,再娶仆固怀恩幼女,是为崇徽公主。大历十四年(779),受九姓诱唆,欲举兵南下犯唐,因拒其从父兄顿莫贺达干谏阻,被杀。

猜你喜欢

  • 季隗

    春秋时晋公子重耳的夫人。出身于赤狄䥶咎如氏。周惠王二十二年(前655),䥶咎如与白狄发生冲突,与其姊叔隗同被白狄俘获。会晋公子重耳在母舅白狄狐氏避晋国内乱,遂被白狄双双献与

  • 王振邦

    ?—1700清康熙朝黎族起义首领。海南岛琼山县指马峒人。黎族。因不堪忍受地方文武官属役使黎族群众入山采香、藤、花梨、紫檀等物之苦,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十二月,在指马峒宰牛传箭,倡导黎人武装反抗官

  • 蒙文总汇

    书名。又称《蒙古文汇》,为蒙满汉合璧词典。清咸丰元年(1851),蒙古学者赛尚阿编著。共16册。此外尚有额尔德尼编著的17卷本及固什喇嘛校订的12卷本,均于光绪年间出版。该书对后来的词典编工纂工作有较

  • 忽失木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将该卫与永乐七年(1409)三月所设※忽石门卫同作哈实玛卫。

  • 抚辑粮运局

    清末新疆官署名。光绪十八年(1892)置。治所在色勒库尔(今塔什库尔干塔吉克族自治县)。不久改称转运抚辑局,主要负责管理地方治安和转运军粮等事务。由喀什提督和喀什道台委派旗官一名管理局务,为当地军政长

  • 潘鸿

    见“长沙武陵蛮起义”(371页)。

  • 陶正春

    即“陶新春”(1960页)。

  • 于厥

    见“乌古部”(332页)。

  • 门巴族传统民居。门巴语音译,意为“石砌碉堡”。与藏族碉房的建筑形式有相似处,又独具特色。房高而坚固,呈四方形,石砌的四周墙壁厚且略向里倾斜,以木作柱,房顶为双斜面的薄板瓦,上压石块。通常为3层,楼层间

  • 坊里制

    元代社会的基层行政组织制度。“坊”指城关中的基层行政设施“隅”和“坊”;“里”指农村中的基层行政设施“乡”和“都”。元制:城市录事司下分设隅、坊二级,隅设职事人员隅正,坊置坊正。农村中分设乡、都二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