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萧排押

萧排押

?—1023

辽代将领。名又记作排亚。字韩隐,又作韩宁。契丹族。国舅少父房之后。史载其善射多智。穆宗时为政事令。圣宗统和初,任左皮室详稳,奉命征阻卜,建功。四年(986),受命率兵南下御宋太宗北伐,在望都(今河北望都)破宋将曹彬、米信兵。寻总永兴宫军及舍利、拽剌、二皮室等军,与枢密使耶律斜轸收复山西所陷城邑。六年(988)九月,在满城战中率卒先登,以功授南京统军使。翌年四月,尚卫国公主,拜驸马都尉,加同政事门下平章事。六月,于泰州(今河北保定)再败宋兵。十三年(995),先后任北、南院宣徽使。时上书条陈时政得失及赋役之法,获嘉奖。十五年(997),加政事令,改东京留守。二十二年(1004),随圣宗亲征,十一月,克宋德清军(今河南清丰西北),直抵澶州(今河南濮阳)。十二月,“澶渊之盟”成,擢北府宰相。二十八年(1010)八月,为都统从圣宗征高丽,十一月,下开京(今朝鲜开城),大获而还,受封兰陵郡王。开泰二年(1013),以宰相知西南面招讨使。五年(1016),进封东平郡王。七年(1018)十月,为都统,再伐高丽,兵败,释罪免官。太平三年(1023)二月,复为西南面都招讨,封豳王。

猜你喜欢

  • 吐鲁番农民起义

    1912年新疆吐鲁番维吾尔族农民反抗封建压迫的武装斗争。是年初,吐鲁番维吾尔族农民因不堪忍受吐鲁番王和当地政府的双重压迫与剥削,在穆依登领导下举行起义,并与哈密维吾尔族农民起义相配合,击溃军阀袁大化的

  • 捐奴部

    即“消奴部”(1933页)。

  • 三云

    参见“初云”(1172页)。

  • 塔失

    见“塔克世”(2158页)。

  • 书袋之制

    金代官员以腰悬书袋而区别身份的制度。大定十六年(1176),世宗以吏员与士民之服无别,常至民间索贿鬻狱,有司难于检察,遂定悬书袋之制。中书、枢密院令、译史用紫纻丝为之,御史台、六部、宗正府、统军司、检

  • 大元义

    ?—793渤海国第四世王。文王大钦茂族弟。唐贞元九年(793,一作十年)钦茂死,因世子宏临早卒,得继王位。因立非众意,疑位不保,对下“猜虐”,立仅数月,被国人杀害,众推宏临子华屿为王。元义死后无谥号,

  • 军须扉

    ?—前93?西汉时乌孙昆莫(王)※猎骄靡嫡孙。官号岑陬。父早逝,嗣立为太子。叔父大禄自恃雄强善将,以不得代太子位,怀怨,结众欲攻之,其祖父遂以万众与之,令别居。自是,乌孙国分为三,与猎骄靡、大禄各领万

  • 龙者宁

    明代云南教化三部(即强现,今开远、蒙自一带)哈尼族首领。又作荞乍。※龙海基十六世孙。明初,傅友德、蓝玉、沐英征云南,他受元朝云南梁王命,率部赴滇黔边境堵击明军。明军进至滇东边境罗雄(罗平),率部脱离元

  • 十六净法

    旧时西藏地方世俗道德规范。源于吐蕃时期。内容为:敬信三宝;求修正法;报父母恩;敬重有德;敬贵尊老;利济乡邻;直心小心;义深亲友;追踪上流,远虑高瞻;饮食有节,货财安分;追认旧恩,及时偿债;称斗无欺;慎

  • 撒合辇必剌谋克

    金代女真语官名。“撒合辇”意为“黑”, “必剌”意为“江”或“河”, “谋克”为“百夫长”之意。三词组合,意为“黑河百夫长”。为驻黑河之军事长官,地位远比百夫长高。原为骨典乣详稳,贞祐四年(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