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蒙古太师

蒙古太师

明代蒙古官名。源于汉族封建王朝,元代因之,位列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之首,正一品,授银印。明代蒙古成为非成吉思汗家族领主(即赛特)的最高职位。拥有大量领地、牲畜、属民和军队,往往又是※土绵(万户)、鄂托克的首领。明前期,成为把持蒙古军政的权臣,甚至任意废立大汗,如阿苏特部领主阿鲁台太师、哈喇慎(喀喇沁)部领主孛来太师、永谢布领主䥶加思兰、亦思马因、亦不刺太师等;有的还夺取过※济农(亲王)和大汗位,如瓦刺太师脱欢、也先。成化间(1465—1487),※满都鲁汗及其侄孙※伯颜猛可(孛罗忽)济农,力图废除太师等权臣,巩固汗位,但以失败告终。正德五年(1510),达延汗击败右翼赛特领主,统一蒙古,废除东蒙古的太师,但卫拉特(瓦剌)领主仍保留了这一称号。俺答汗时期,又以这一称号封赠有功人员,如图古齐威正宰桑亦称图古齐太师,仅作名誉称号,不封领地。俺答汗与明朝交往时,亦将边关大臣王崇古、方逢时等尊称为太师。西蒙古的太师称号保留到清代。

猜你喜欢

  • 五台山寺

    西夏佛寺。《西夏纪事本末》所载《西夏地形图》贺兰山中标注寺名。仿山西五台山建。西夏文类书《圣立义海》内“山之名义”中有五台净宫,即为此寺,其释文为“菩萨圣众现生显灵、禅僧修契、民庶归依处是善宫,野兽见

  • 富珠里

    见“盆奴里国”(1706页)。

  • 忽汗海

    湖名。即今黑龙江省南部镜泊湖。忽汗河(今牡丹江)由南向北流经此。唐代称为忽汗海,金代作阿卜萨湖,明代又改称镜泊湖,清语呼毕尔腾湖。今沿明称。8世纪中,渤海国曾于湖东北、忽汗河东岸建立国都,为上京龙泉府

  • 阿克苏办事大臣

    清代新疆阿克苏军政长官。乾隆二十四年(1759)置。驻阿克苏。三十二年(1767)并归乌什,改置领队大臣。嘉庆二年(1797)复旧制。衙署置章京2员、笔帖式2员、委笔帖式5员、书识5员,分管印房、粮饷

  • 哈尼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有哈尼、卡罗、雅尼、※毫尼、碧约、※白宏、※和泥等自称。此外,尚有※锅锉、※哦怒、阿木、多泥、※卡别、※海尼等自称单位。汉族称其为※僾伲,史籍上称※和夷、和蛮、和泥、※窝泥、倭尼、俄

  • 百粤

    参见“百越”(747页)。

  • 乌珠穆沁左翼旗

    清内蒙古诸旗之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东南部。牧地约当今东乌珠穆沁旗。元属上都路。明代,成吉思汗后裔图鲁博罗特由杭爱山迂此,其孙翁衮都喇尔所部曰乌珠穆沁。崇德二年(1637),翁衮都喇尔孙色棱复

  • 温齐

    清初将领。满族。爱新觉罗氏。镇国公屯齐长子。顺治六年(1469),封固山贝子。康熙十三年(1674),授宗人府右宗人,寻授镶蓝旗满洲都统。以四川叛应吴三桂,随定西大将军、贝勒董鄂由陕西征讨之。以汉将王

  • 土番社学

    明清时在台湾高山族村社设立的学校。明清之际,郑成功父子曾相继在台湾的新港、麻豆等高山族村社初设乡塾,鼓励高山族子弟入学就读。康熙朝统一台湾后,得以逐渐发展和普及。康熙三十四年(1695),台湾知府靳治

  • 怀宁顺化可汗

    见“夜落隔归化”(149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