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虎尔喀部

虎尔喀部

见“虎尔哈部”(1385页)。

猜你喜欢

  • 博尔博户大渠

    清代新疆重要水利设施。又称哈尔博户大渠。光绪元年(1875),清政府决定兵分三路收复新疆,居住在伊犁的锡伯族军民300人闻讯后,在总管喀尔莽阿率领下移居博尔塔拉(今博乐县一带),从事耕种,并开挖了这一

  • 居本

    藏语音译,意为“什长”或“什夫长”。①旧时西藏地方之藏军官职名。约相当于班长,领兵10名。 ②各※宗(相当于内地之县)区划内的头人,主要负责布置并分配※乌拉差役,为官员准备柴草等。任期一年,管辖百姓十

  • 牂柯县

    古县名。隋置。治所在今贵州黄平县西北。又是牂柯郡和牂州治所。唐武德二年(619),改名建安,治在今贵州思南县西,永徽后废。境内诸少数民族统称牂柯蛮。其地今为苗族聚居地区。

  • 渤海枢密院

    见“奚枢密院”(1894页)。

  • 段归义

    即“苴义”(1333页)。

  • 出连虔

    十六国时期西秦将领、出连部首领。见“出连”(567页)。

  • 巴里坤城

    古城名。又称巴尔库勒城。位于新疆巴尔库勒淖尔(又称巴里坤湖)东南,以水名城。雍正九年(1731)岳钟琪创筑。城周8里2分有奇,高2丈(一作1.9丈)。有4门:东承恩、西得胜、南沛泽、北拱极。四周有瓮城

  • 曹廷杰

    1850—1926近代东北民族史地学家。字彝卿。湖北枝江人。汉族。清同治十三年(1874),由廪贡生考入北京国史馆,任汉誊录。光绪九年(1883),投吉林将军,被派往三姓靖边军后路营中,办理边务文案。

  • 哈里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哈里、哈剌卫。永乐四年(1406)置。《满洲源流考》作哈鲁河卫,并说哈鲁河在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城以东,流入屯河(今汤旺河)。

  • 玛木克呼里

    见“玛木特呼里”(95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