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贝来合

贝来合

傈僳语音译,亦称“哈米贝来合”,意为“土地伙有共耕”。云南省怒江傈僳族地区历史上普遍存在的一种土地伙有共耕的原始协作形式,是原始的土地公有制向私有制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过渡形式,由家族土地公有共耕转化而来。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家族公有为基础的伙有共耕,以家族血缘关系组成共耕小组,共同耕种家族公地或共同开垦的荒地,家族成员共同出籽种和劳动力,收获时按户及劳动多寡平均分配;另一种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伙有共耕,是通过亲友、婚姻或买卖关系结合起来的,土地归私人所有,可以自由组合,籽种、劳力由参加共耕户共出,产品仍实行平均分配。参加者最多8户,最少2户,可以自由加入或退出;一家农户可同时加入两个以上的共耕组,有的多至同时参加6个组。但富裕户和村寨头人往往以多出籽种或土地,少出或不出劳力,对贫苦农户进行劳力剥削;也有人利用协作,在原始互助外衣的掩盖下,达到雇工剥削的目的。

猜你喜欢

  • 萨兴噶登

    藏语音译,意为“封地文书”。旧时中央封建王朝、西藏地方最高统治者或上级封建领主发给下属领主的领地凭证。上写明该领地上的百姓和山、水、林、草等亦归该领主世代占有,他人不得侵犯等等。除该领主触犯统治者利益

  • 头项

    西夏党项军事单位。各首领所将之种落兵为1溜,8溜为1头项。

  • 元史续编

    书名。明胡粹中撰。16卷。作者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永乐中官楚王府长史,鉴于明初所修《元史》略于成宗以下治平之迹,顺帝时事亦多阙漏,乃仿《通鉴纲目》体例,起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终顺帝至正二十八年

  • 十岑

    吐蕃官名。参见“十六地方官”(11页)。

  • 巴玫克来

    僜语音译,意为“同姓公有地”。解放前西藏察隅地区僜人所保留的氏族土地公有制的残余形态。同一姓氏的人们在村周围公有的荒地、山林和猎场,归本姓成员自由使用,住在外村的同姓人仍享有使用本地同姓人公有地的权力

  • 武冈僚

    见“飞山蛮”(153页)。

  • 马希

    清朝武官。蒙古正白旗人。原喀喇沁部贵族之裔。兄达希于崇德(1636—1643)初,率众归清,授牛录章京世职。后达希获罪,以其袭职。五年(1640),从征明松山,屡立战功。顺治元年(1644),随军入山

  • 德格土司传

    书名。全名《吉祥历代德格法王传善佳宝蔓诸欲宏扬》。作者为多吉日巴赞巴强巴衮噶桑结丹贝结赞,简称※强巴、衮噶坚赞(藏族),为德格王系第四十五世,即俗称第四十五世德格土司。41岁受戒出家,兼德格更庆寺主。

  • 水仡佬

    见“仡僚”(571页),“仡佬族”(572页)。

  • 北魏孝明皇帝

    见“元诩”(2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