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贝非

贝非

壮语音译,意为“私奔”。壮族旧时婚俗之一。亦称“卷伴”。流行于广西左、右江流域。旧时,男女青年在歌圩上建立情意,或已私定终身,但因女方已许配他人,或因他故,不能公开行聘,男方遂暗置聘书于女方父母床上,约其女于夜间逃走。女方父母假称失女,声言要报官,但言而不发。经岁余,女既生育,夫妻备礼“归宁”,其父母佯怒,女婿乃请邻里为其讲情,父母收下礼物,而叙翁婿之礼。此俗南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杂志篇》及周去非《岭外代答》已有详载。此俗到解放前,还时有所闻。

猜你喜欢

  • 林宽

    明代侗族农民起义首领。贵州锦屏县启蒙乡人。侗族。洪武三十年(1397)因明朝在当地增兵设所,强化统治,遂组织农民暴动,攻下龙里(今锦屏县属),捣毁龙里守御千户所,进军新化(今锦屏县属)、平茶(今湖南靖

  • 侯公丁

    ?—1539明广西大藤峡瑶民起义首领。广西桂平县人。瑶族。嘉靖十七年(1538),武靖州土目黄贵、韦香勾结地方驻军指挥潘翰臣侵占瑶民田庐,诱杀其兄胜海。积愤,聚众起义,以大藤峡弩滩为据点,与官府抗衡。

  • 南赕

    元云南行省金齿宣抚司辖地之一。据《元史·地理志》载,其地“在镇西路(今盈江县)西北(今小江流域与江心坡一带)”,为景颇、阿昌等民族先民聚居区。元初内附,至元十五年(1278),隶金齿宣抚司管辖。时金齿

  • 纪浑河

    见“妫水”(1261页)。

  • 挞马

    契丹语官名。一说源于突厥语“答摩支”。为“挞马狘沙里”的简称。《辽史·国语解》称:“挞马,扈从之官。”“挞马狘沙里:挞马,人从也。沙里,郎君也。管帅众人之官。后有止称挞马者。”始置于契丹开国前,在※遥

  • 丹吉楞

    见“广宗寺”(132页)。

  • 皇朝藩部要略

    书名。简称《藩部要略》。清祁韵士撰。约成书于嘉庆(1796—1820)至道光(1821—1850)年间。全书18卷。分内蒙古要略、外蒙古喀尔喀部要略、厄鲁特要略、回部要略、皇朝藩部世系表诸门。书以年、

  • 格岳

    门巴族宗祧风俗。一作“批巴”。门巴语音译,“格岳”意为“白骨头”,“批巴”意为“好骨头”。旧时门巴族分逊莫巴、若莫巴和升莫巴等3种人。相传从狮子的嘴里出来的人称逊莫巴即上等骨头,属格岳人的祖先,此可充

  • 费雅喀

    族名。又称非牙喀、飞牙喀、尼夫赫、尼古奔、那货克、那害克。俄人称“吉里亚克”。唐称“郡利部”。金称吉里迷、济喇敏、海上女真。元称帖列灭。清称此。赫哲语意为“不穿裤”,是为他称。自称“尼夫赫”,意为“人

  • 骨勒茂才

    党项人。西夏学者。仁宗乾祐二十一年(1190)编著番文(西夏文)、汉文双解语汇集《番汉合时掌中珠》。在序言中指出:番汉文字“论末则殊,考本则同”。主张“番汉语言,可以俱备。不学番言,则岂和番人之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