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觉帝师
见“波罗显胜”(1517页)。
见“波罗显胜”(1517页)。
1820—1892藏传佛教宁玛派僧人。全称绛央钦泽旺波·衮噶丹白坚赞贝桑布。藏族。生于德格,出身贵族虐氏。12岁被认定为活佛。道光二十年(1840),周游卫藏3大寺及萨嘉寺,寻访圣迹,依150余大德为
见“拓跋濬”(1359页)。
清朝将领。达斡尔族。姓德都拉氏,以地为姓,隶东布特哈正白旗。咸丰四年(1854),以佐领从征,继升协领,后因事夺官。同治六年(1867),参与镇压捻军,复原官。光绪二十二年(1896),官布特哈副都统
古墓名。又称苏勒坦玛札,位于今新疆阿图什镇郊外。为10世纪喀喇汗王朝苏图克·布格拉汗陵墓。原仅有一拱北,后经阿古柏扩建,增筑礼拜寺和教经堂,气势雄伟。因布格拉汗最早在新疆推广伊斯兰教,故深受教徒崇拜。
长腰兽皮靴。鄂伦春语音译。亦译作“翁得”。流行于今内蒙古、黑龙江省鄂伦春族地区。用鹿、犴小腿皮制作,需八九条犴鹿下腿皮才能制1双,可穿3冬。另有一种短筒皮靴,称※“其哈蜜”;一种布腰的皮靴,称※“奥路
岭南古郡名。秦始皇平定岭南越地后于三十三年(前214)置。以任嚣为郡尉。治所番禺(今广州)。辖境相当于今广东滃江、大罗山以南,珠江三角洲及绥江流域以东,包括广东大部分地区。为南越人聚居地。始皇建郡后,
渤海王国置。为中京显德府汤州辖县之一,县治故址今有人说在今吉林省敦化县西北板石顶子。辽灭渤海后废,其民被辽迁至今辽宁辽阳市西北。
十六国时期汉人冉氏所建政权。冉氏为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县西北)人。※冉瞻、※冉闵父子为后赵石虎收为养子、养孙,遂从石姓。屡从征伐,多有战功,位高爵显。太宁元年(349)石虎死后,闵持权擅专朝政,屡谋逆
1679—1765清代青海隆务寺高僧。藏族。出生于青海玉树。康熙二十七年(1688),迎至隆务寺坐床。从额珠喇嘛受戒,入经院勤学。四十二年(1703),往北方朝拜拉摩德庆寺、曲藏寺、佑宁寺,巡回辩论。
西藏地区噶玛派反对格鲁派和蒙古汗王的事件。固始汗灭藏巴汗占领西藏,拥立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建立噶丹颇章政权后,噶玛派在西藏之势力未完全消失,仍进行反抗。明崇祯十五年(1642),以噶举派之噶尔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