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赶仗

赶仗

土家族狩猎活动。每年过※“赶年”时的活动之一。农历正月初一至十四日举行。盛行于湖南永顺、龙山等地。相传,猎王禾撮为保护庄稼,率众猎手上山驱逐害兽。一次,女英雄梅嫦在与野猪搏斗中不幸牺牲。为纪念她,每家在房屋外右侧,供奉其神位,称“梅嫦女神”或“猎神”,也有的地方称“梅山女神”或“媒山”。每逢出猎必祭此神,由土家村寨选出之猎主主祭。过赶年时的狩猎活动是:由猎主在出猎前先举行恭请猎王仪式。猎手分为若干组,每组三五人,先由3个小组到山里请猎王回寨参加狩猎,并求其保佑。猎手们从山上归来时一路边喊边鸣枪,至村寨时,守候在村外的各组齐声呐喊,共鸣枪及放鞭炮。事毕,由猎主或老猎手安排各组任务,分别担任侦察、环网、堵卡、闹山及围场等。猎获物以野猪为主,一般不猎杀老虎。正月十四日前收猎。所得猎物皆放在梅嫦神位前,以示祭祀猎神。祭祀前,先用茶盘端出一套土家族妇女服装及首饰,放在神位前。不准大声呼喊,据说,女神与野兽搏斗时,衣服被抓破,衣不敝体,故奉献衣裳于神位前。十五日,众猎手分配猎物,凡主猎杀者可得耳至肩部位,其余部分见者有份。

猜你喜欢

  • 盛世才

    1897—1970民国时期新疆地方军阀。字晋庸,辽宁开原人。汉族。早年毕业于上海吴淞中国公学专门部政治经济科。1917年赴日本留学,入东京明治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1919年作为留日学生代表回国参加请愿

  • 吃人命

    解放前粤北瑶族内部一种惩罚制度。村内有人被杀,通常死者家属及外家亲属齐集一起,向凶手索取极高的赔偿,包括身价费、抚恤费、眼泪费、埋葬费等等,有些村寨头人故意挑拨,扩大事态,从中渔利。如当事者无力偿付,

  • 高崇德

    西夏画师。小名那征,为甘州(今甘肃张掖)住户。夏仁宗乾祐二十四年(1193)曾到榆林窟(今属甘肃安西县)画秘密堂,即佛教密宗曼荼罗洞。榆林窟29洞,2洞、3洞为西夏密宗洞窟,或为其所画。榆林窟19洞甬

  • 卓生

    旧时基诺族村社的长老之一。基诺族音译。被视为“寨母”,与另一名长老※“卓巴” (寨父)共同管理村社。

  • 怒比

    怒语音译,意为“怒人使用的升”。解放前云南省怒江地区的怒族用以计量粮食的单位。系用竹筒制成,约20厘米高,口径约8厘米。实际过去怒族人所使用的升很不划一,与他们计量观念单薄有关。

  • 新玛玛楞

    血缘公社时期额尔古纳河旁游猎鄂温克人“乌力楞”的家族长。鄂温克语音译,意为“公道人”、“正确者”。由“乌力楞”全体成年成员集会选举产生,任期不定(一说为3年)。一般由狩猎经验丰富、勇敢、能干、处事公道

  • 伊尔登

    1684—1749清朝将领。满洲镶红旗人。爱新觉罗氏。和硕敬谨亲王尼堪曾孙。雍正三年(1725),管武备院事,迁镶蓝旗汉军副都统。四年,改右翼前锋统领,袭其父赖士辅国公爵。六年(1728),擢正黄旗蒙

  • 昂木仁

    参见“昂仁”(1412页)。

  • 见“”(1731页)。

  • 鄋瞒

    春秋时长狄的主要支系。简称“鄋”。一说为长狄的自称。孔子称其为防风氏(汪芒氏)后裔。周代北迁为鄋瞒,事详“长狄”(36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