迭部·洛桑三丹
清代藏族高僧。生于青海迭部绒地区之折垅亚热村。12岁在扎贡喇嘛·丹巴达杰前受沙弥戒,取法名阿旺墨朗。15岁拜阿旺丹增为师,学经典。20岁在且巴夏仲前受比丘戒。28岁往拉萨朝拜噶丹诸寺,两次赴后藏朝拜五世班禅罗桑益西,受比丘戒,赐名洛桑三丹,返青海后,于久朗进谒七世达赖格桑嘉措,受密宗教言。生平以建造佛像、塔,讲经传法著闻。著有《颂本自传》及《上师洛桑墨朗传》。
清代藏族高僧。生于青海迭部绒地区之折垅亚热村。12岁在扎贡喇嘛·丹巴达杰前受沙弥戒,取法名阿旺墨朗。15岁拜阿旺丹增为师,学经典。20岁在且巴夏仲前受比丘戒。28岁往拉萨朝拜噶丹诸寺,两次赴后藏朝拜五世班禅罗桑益西,受比丘戒,赐名洛桑三丹,返青海后,于久朗进谒七世达赖格桑嘉措,受密宗教言。生平以建造佛像、塔,讲经传法著闻。著有《颂本自传》及《上师洛桑墨朗传》。
约春秋末※蜀人首领。名芦保。卢帝子。为蜀国开明氏第三世王。曾帅众攻至青衣羌之地(在今四川芦山县),称雄于僚、僰。
准噶尔兵器。初以铁为腔,中施硝磺铅弹。或高二三尺,圆径三寸,架于骆驼背上施放;或高二三尺,圆径五六寸,置于木架上施放。后改用铜料制作。相传其造炮技术的进步,与被俘的瑞典军官雷纳特有关。他曾为策妄阿拉布
?—551或552南北朝时期梁朝官员。又作杨华。仇池氐人。后仇池国君主※杨难当曾孙,北魏荆州刺史※杨大眼子。《梁书》称其“少有勇力,容貌雄伟”。因魏胡太后(卒于528年)逼通之,惧祸及身,率部奔梁。胡
见“王公”(200页)。
元明哈尼族土司。清属开化府。今属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县。元明与安南长官司属阿僰万户舍资千户。明为临安府分属之王弄山和安南长官司。明时土官阿頞(哈尼族)本教化三部龙氏舍人。洪武十四年(1381)
北齐时稽胡(又称步落稽、山胡)首领。详见“郝阿保”(1583页)。
①指北方。 ②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约当今银川至壶口的黄河流域,北括阴山南北,南迄陕西宜川、甘肃宁县一带。 ③县名:一为西汉元朔二年(前127)置,在今内蒙古杭锦旗北,前秦以后废;一为唐贞观二
1223—1262蒙古国大臣。字子清。蔑儿乞部人。世居不里罕哈里敦(即不儿罕山,今肯特山)。骁勇善骑射。自幼入侍忽必烈于藩邸。乃马真后三年(1244),奉忽必烈命师事王鹗受教。宪宗二年(1252),奉
?—1745呼和浩特著名慈灯寺(谷称五塔寺)建造者。清雍正五年(1727),在京城任副札萨克达喇嘛。后赴呼和浩特,仿北京西郊白石桥附近明永乐年间所建真觉寺金刚宝座塔形式,在该地建慈灯寺,十年(1732
清代诗人。字肇珊,号燕南。福建闽县(今闽侯县,属福州市)人。回族。道光十一年(1831)举人。曾官芜湖,后应观察杨雪椒聘往湖南为其幕僚。遨游于洞庭、衡岳之间。工诗,作品古朴清新。著有《湖南吟草》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