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鄂尔多斯万户

鄂尔多斯万户

明代东蒙古※六万户之一。明人异译作“袄儿都司”、“阿尔秃厮”。属※右翼三万户。名称源于“斡耳朵”(宫帐)。成吉思汗卒后,其后嗣将遗物供于8个白色毡帐(斡耳朵)组成的八白室内,作为祭祀成吉思汗的灵堂,该部奉命世代守护八白室而得名。约明成化(1465—1487)间,该部入牧河套地区,故该地亦称鄂尔多斯。据《白史》等蒙古史料所载,该部由12鄂托克组成。正德(1506—1521)初,属非元裔的异宗赛特领主满都赉阿固勒呼统领。达延汗主政后,命其次子乌鲁斯博罗特为济农(亲王),治理右翼三万户,结果被亦不剌和满都赉杀害,导致正德五年(1510)的左右翼大决战。右翼兵败,部分随满都赉等逃入青海,不久败亡。其余大部归降达延汗。达延汗复命三子巴尔斯博罗特为右翼三万户济农,驻帐于该部。达延汗卒后,巴尔斯博罗特以济农之尊曾一度占据大汗位。至其子吉囊时,该部势力最强,拥众数万人,由9子分领,北败兀良哈万户,西入甘宁青。吉囊卒,势衰,听命于土默特部俺答汗。同时,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经青海传入该部。其领主切尽黄台吉曾被察哈尔部的图们汗任命为蒙古五执政理事之一。崇祯元年(1628),察哈尔部林丹汗率兵西进,被迫服属之。其时,该部已分为42支,各自为政,济农已不能节制诸支。七年(1634),林丹汗病死甘肃大草滩,后金兵临河套,遂归降皇太极。济农世系如下:巴尔斯博罗特—吉囊—吉能—布延巴图尔鸿台吉—博硕克图—策凌额尔德尼洪台吉—林沁额叶齐岱青

猜你喜欢

  • 温特合

    一种圆锥形的临时住所。赫哲语音译。亦作“温吐库”。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是赫哲人旧时冬季外出狩猎人少时搭盖的住所。形同※撮罗昂库,但较小,搭法与覆盖物也不同。有的以若干根高7尺多、直径6

  • 盍稚

    见“氐”(610页)。

  • 弥里

    见“抹里”(1354页)。

  • 大明塔

    契丹王朝时期所建佛塔。座落在辽中京城内(今内蒙古宁城)。建于辽兴宗重熙四年(1035),为八角十三级密檐式实心砖塔,高60余米,是现存契丹塔中最大的一座。塔基为须弥座,上刻浮雕仰莲。第一层塔身高长,转

  • 赫连右地代

    十六国时期夏国宗室、大臣。族属铁弗匈奴。夏国创建者※赫连勃勃长兄。因先祖尚汉宗室女,故初随父祖以刘为姓。龙升元年(407),赫连勃勃称天子,建国,受封丞相、代公。三年,夏败后秦姚兴军,取黄石固、我罗城

  • 毛谷斯

    土家族传统戏曲。又称毛故事。流行于湘鄂川黔四省边界地区。每逢过※“赶年”时,与※摆手祭典活动同时举行。以对白为主,间插合唱或对唱。多在坪坝表演,时有观众参与同声演唱或插科打诨,无固定格式。表演时,演员

  • 毕兹卡

    土家族自称。土家语音译,意为“本地人”。分布在湘鄂西永顺、龙山、保靖、古丈、桑植、泸溪、吉首、花垣、凤凰、大庸、利川、来凤、鹤峰、咸丰、宣恩等县。详见“土家族”(67页)。

  • 菟害真

    见“吐贺真”(767页)。

  • 白虎祭

    旧时青海、甘肃等地土族萨满教防雹法事。不定期,一般于夏历五月雹灾之前择日于山丘西北角举行。若当年庄稼遭雹灾,翌年必定举行。祭前由男青年窃取他村萨满所陈列祭祀用品,认为这样才具有法力,并在上面涂上白狗、

  • 大邦基

    即“大兴国”(8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