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长子出征

长子出征

蒙古第二次大规模西征。又称“拔都西征”。元太宗七年(1235),窝阔台汗召集诸王大会,定议出兵征讨钦察、斡罗思等国,命各支宗室均以长子统兵,万户以下各级那颜亦遣长子从征。因长子出征“人马众多,威势盛大”(《元朝秘史》),故有是举。出征诸王有:以拔都为首的术赤诸子,窝阔台长子贵由及其弟合丹,拖雷长子蒙哥及其弟拔绰,察合台长孙不里,成吉思汗庶子阔列坚等。以拔都为全军统帅,速不台为先锋,全军共15万人。次年春,蒙古军正式出师,几年中,攻破不里阿耳,相继征服钦察与阿速部,长驱直入斡罗思国土,略取多座斡罗思城邦。十二年(1240),攻克乞瓦(今基辅)城后,分军攻入孛烈儿(波兰)与马札儿(匈牙利)等国,进军至多瑙河,取马茶城(今布达佩斯),军威震撼整个欧洲。乃马真后称制元年(1242),闻知窝阔台死讯,拔都率军东返,后在亦的勒河(今伏尔加河)下游筑萨莱城,建钦察汗国。

猜你喜欢

  • 桂管布

    见“桂布”(1801页)。

  • 生黎

    宋至清对部分黎族歧视的称谓。最早见于《太平御览·岭南道·儋州风俗》:“俗呼山岭为黎,人居其间,号曰生黎”。《广东通志》云:“(琼州)有夷人,无城郭,殊异居,非译言难辩其言,不知礼法,……号曰生黎。巢居

  • 爱萨

    清代浩罕伯克。一称爱散、爱散巴图尔、爱萨达德华。浩罕人。道光六年(1826)六月,率安集延人60余随张格尔窜犯喀什噶尔(今喀什)。被击败,逃归浩罕。十年(1830),复偕胡什伯克木萨挟持张格尔兄玉素普

  • 兀纳

    见“萧兀纳”(1992页)。

  • 傣泐

    参见“傣”(2242页)、“傣族”(2244页)。

  • 广汉羌

    西羌的一支。参见“白马羌”(598页)。

  • 广源州

    唐宋时邕州属羁縻州。唐贞元年间(785—805)置。 自贞元至北宋元丰五年(785—1082),归属邕州(治所在今广西南宁)左江道,为侬峒之地。其地产金。其民每年向唐宋王朝输纳贡赋。天圣六年(1028

  • 恩克那力纠哈汗

    产房。鄂伦春语音译。亦简称“纠哈汗”、“纠哈汉”,又称“雅塔安嘎”。流行于今内蒙古和黑龙江省鄂伦春族地区。旧时鄂伦春人禁止孕妇在“仙人柱”内分娩,临产前在其东南面另搭一临时产房给孕妇住。一般距自家“仙

  • 工布

    吐蕃王朝早期地名。今仍之。始见于止贡赞普时,其名一说源于部落名;一说该地所特产之鸡爪谷称工布,因以为名。止贡赞普被洛昂王洛昂达孜击杀后,长子夏墀逃亡工布,据地以居,后为工布之王。至此,十二小邦时之工布

  • 硬杆犁

    一种笨重的犁杖。亦名“大抬犁”,或“大抬杆犁”。因驾牛不用套,在牛颈上驾横杆,用皮绳连接犁辕得名。旧时流行于今内蒙古和黑龙江省从事农业生产的达斡尔族聚居区。除铧子和犁镜购买外,其余木制部件均自造。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