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长白山

长白山

山名。辽、吉、黑三省东部和中朝边境东北部山地的总称。满语称“果尔敏商坚阿怜”,一作“果勒敏珊延阿林”。包括完达山、老爷岭、张广才岭、吉林哈达岭等。古称不咸山、盖马大山、从(徒)太山、太白山、白山等,所指范围与今略有差异,似只指其主干部分。辽金时始用今名。自古,此山附近居有众多少数民族,大体先秦以前,南、西、东为古朝鲜、貊等族分布区,北为肃慎族居地;汉至唐南为高句骊,东为沃组,西为夫余、鲜卑,北为挹娄、勿吉、靺鞨活动区域;中唐以后,几乎全属渤海国境;辽金元三朝,皆为女真人劳动、生息之所;明代,鸭绿江以东、图们江以南属朝鲜国,以西和以北为女真及后来的满族狩猎、采集、耕耘区。女真与满族统治者, 皆以长白山为“兴王之地”,金于大定十二年(1172),在山北建庙宇,尊长白山神为“兴国灵应王”,每岁春秋致祭;明昌四年(1193)复册封为“开天宏圣帝”。清于康熙十七年(1678),亦尊此山神,按时遣大臣前往祭祀。

猜你喜欢

  • 盍稚

    见“氐”(610页)。

  • 牛具税

    见“牛头税”(357页)。

  • 巴罗提节

    新疆塔吉克族宗教节日。塔吉克语,意谓“燃灯节”。于伊斯兰教历四月举行。节期两天。节日前夕,家家户户都要做许多“卡乌日”(酥油烛),外裹棉花,置于羊油中浸泡。节日第一天晚上,全家围坐一起,由长者唤每人名

  • 敦煌禅宗藏文文献

    敦煌藏文佛教文书。见伯字116、117、121、812及813等号卷子。内容均与敦煌佛教禅宗有关。116号卷子系有关敦煌地方禅宗大师论述禅宗的残卷集,其中有摩诃衍大乘禅师于公元794年自逻娑(今拉萨)

  • 莫何可汗

    即“叶护可汗”(540页)。

  • 天罡

    参见“腾格”(2372页)。

  • 珠玛喇

    1605—1662清朝将领。叶赫人。隶满洲镶白旗。碧鲁氏。率所部虎尔哈人归附努尔哈赤,任佐领。天聪三年(1629),入明边遵化至燕京,败明兵,克永平;攻昌黎先登,以功授世职备御。五年(1631),围大

  • 哈少甫

    1856—1935近代金石书画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名麐,字少夫,别署观津。江苏南京人。回族。幼家贫,弃学经商,自学金石书画鉴别之术,在上海经营古董,遍游华北、西北、华中、华南各地,广交文人雅士,与

  • 和硕特西前旗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俗称青海王旗。雍正三年(1725)置。多罗贝勒朋素克旺札勒受封札萨克,掌旗务。下设8佐领。归西宁办事大臣管辖。乾隆四十七年(1782)赐世袭。牧地在布喀河(今布哈河)南岸。东至北末

  • 落坦部

    即“落俎室韦”(218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