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阔阔出

阔阔出

①蒙古国巫师。晃豁坛部人。千户长※明里也赤哥子。任本部萨满,号“帖卜腾格里”,(意“天之使者”)。初与父俱事铁木真父也速该。宋乾道六年(1170)也速该死后,一度投靠札只刺部札木合。淳熙十六年(1189)铁木真即蒙古部汗位后,随父复归附铁木真。开禧二年(1206)蒙古国建立时,首议尊铁木真号“成吉思汗”(普天下之汗),声言能代天言事,予卜吉凶,深受宠信。后自恃萨满的特殊地位,极力扩展权势,与成吉思汗抗衡,恃势辱打成吉思汗弟合撒儿、铁木哥斡赤斤,掠夺其部众,挑拨成吉思汗兄弟间关系,被处死,其族势衰。 ②(?—1313)元朝宗王。蒙古孛儿只斤氏。世祖※忽必烈子。至元八年(1271),随北平王那木罕出镇阿力麻里(今新疆霍城县水定镇西北),讨海都。十四年(或作十三年),与那木罕同被叛王昔里吉劫执。后诸叛王内讧,于二十一年被释归。二十六年,封宁远王。三十年,随铁穆耳(成宗)抚军金山(今阿尔泰山)。次年,忽必烈汗卒,与诸王翊戴铁穆耳即位,并代铁穆耳总兵北边。与诸王玉木忽儿等败海都军于八邻。大德二年(1298),因怠于备御,遭叛王笃哇袭击,兵败。次年,以失职,被罢,由海山(武宗)代总军,自随军效力。十一年,拥戴海山即汗位,以功封宁王。至大三年(1310),以与越王秃剌子阿剌纳失里相结谋叛罪下狱,经铁哥廷辩其诬,获释,被夺清州食邑,徙高丽。仁宗皇庆元年(1312),释归本部。 ③元朝官员,唐兀人。业弓世家小丑孙,塔尔忽台子。本人亦善制弓,且善射。尝向世祖献所造弓,遂命为近侍,后擢为大同路广胜库达鲁花赤,管理贮藏兵器。大德元年(1297),升大同路武州达鲁花赤,兼管本州诸军奥鲁劝农事。又监建州、利州,改佥四川道廉访司事,拜监察御史。累官中大夫,大宁路总管,后卒于官。

猜你喜欢

  • 乃颜城

    元地名。一作聂延城,清文献作纳延城。故址约在今黑龙江省拜泉县中兴镇东南方。为元代捞珠之所。

  • 阶州民变

    阶州藏民反抗官兵事件。光绪六年(1880),甘肃阶州瓜子沟地方藏民古旦巴妄称己子为活佛转世,煽惑藏民,胁今弓坝等处民众各派壮丁随其攻破西固州,并声称由西固、阶州攻四川。左宗棠奉旨派总兵沈立遂、署兰州道

  • 呢牙斯

    ?—1878清代新疆维吾尔族伯克。又作尼牙斯。原为叶尔羌(今莎车)阿奇木伯克。同治三年(1864),乘库车爆发农民起义之机起兵,为库车义军首领热西丁和卓和当地回族联军所败。遂向阿古柏求援,谋夺叶尔羌回

  • 沙尔达固找

    见于萨囊彻辰《蒙古源流》,即“撒尔塔”(2491页)。

  • 工布事件

    西藏地区噶玛派反对格鲁派和蒙古汗王的事件。固始汗灭藏巴汗占领西藏,拥立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建立噶丹颇章政权后,噶玛派在西藏之势力未完全消失,仍进行反抗。明崇祯十五年(1642),以噶举派之噶尔巴家

  • 姑苏

    见“哥舒”(1835页)。

  • 乌撒军民府

    明代在乌撒彝族地区的建制。该地原名巴凡兀姑,后名巴的甸。元时有六部:乌撒、阿头、易溪、易娘、乌蒙、閟畔。后乌蛮之裔折怒始强大,取其远祖之名乌撤为部名,称“乌撒部”。至元十年(1273)归附。十三年(1

  • 爱玛特

    ?—1864清代新疆维吾尔族伯克。维文史籍称阿合买提王伯克。库车人。郡王伊萨克子。道光七年(1827),授六品伯克、二等台吉。后署阿克苏阿奇木伯克。时值玉素普和卓率浩罕兵入侵,以捐粮马助官军,授一等台

  • 阿西苏恩

    鄂伦春族女皮袍。鄂伦春语音译。※“苏恩”的一种,旧时鄂伦春族妇女的冬装。流行于大、小兴安岭地区。以长毛或秋季小毛狍皮制作,与男皮袍式样基本相同,但做工较之精细,前后襟不开衩,衣襟长至覆盖脚面。姑娘和青

  • 耍海会

    云南洱海地区白族传统体育盛会。传说南诏时代青年段赤诚与害民的蟒蛇同归于尽后,为了纪念他,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三日至八月二十三日,洱海沿岸的百姓都要驾船进洱海游玩。特别是八月初八(段赤诚遇难日)这天,村村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