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力路

阿力路

清与民国时期官署名。全称“阿力路协领公署”。“力”,一作“”。因所管居民分布在阿力河一带而得名。康熙年间(1662—1722),清廷为加强对鄂伦春族的管理,在设立布特哈总管衙门的同时,根据鄂伦春族的氏族组织及分布地区,分五路置官统治,此为5路之1。路设协领1员,下辖佐领。所管居民,现住在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族自治旗境内。下设一佐,初隶布特哈总管衙门,光绪5年(1882),划归兴安城总管衙门;二十年,兴安城裁撤,与多布库尔路合为一路,称“阿力、多布库尔路”,下设2佐,由墨尔根城副都统领导。民国时期隶属黑龙江省公署旗务处,伪满洲国时废。

猜你喜欢

  • 大都督府

    西夏官署名。总诸路军马,督护诸将。属次等司。长官称令公或府主。天盛年间(1149—1169)设6正、6承旨、1剌史、6都案、6案头。

  • 信宁

    见“耶律鲁不古”(1328页)。

  • 师比

    参见“锡伯族”(2364页)。

  • 四月会

    见“奥米那楞”(2253页)。

  • 龙皇歌

    参见“高皇歌”(1915页)。

  • 洛桑土丹格勒坚参

    1729—1796清代青海地区高僧。藏族。出生于阿柔鲁德山下之阿尼家族。被确认为阿旺洛桑丹白坚参转世之呼毕勒罕。在大堪布赤钦·丹白尼玛主持下,于雍正十一年(1733)在古尔寺坐床,拜曲贡徐瓦为经师。1

  • 阿其古

    哈尼语音译。哈尼族山歌。歌唱爱情和劳动。以情歌为多。曲调有欢调、悲调、放牛调、花花调等。以男女问答对唱为主,也有独唱。由于在山野田间歌唱,声音大多嘹亮高亢。

  • 达干

    ①突厥语音译,又译作达官、塔寒。意为“贵人”、“臣”。为柔然、突厥、回鹘官号。一说源出汉语“达官”。始见于柔然,古突厥指可汗侍从人员,后指专统兵马之官。世袭。回鹘、鞑靼沿袭之。南宋时高昌回鹘中仅为一世

  • 苴那时

    唐代嶲州东蛮两林部首领。又作苴乌星。辖地在勿邓部之南70里,丰琶部之北,占有今四川越西县普雄地区及美姑县北部,与勿邓、丰琶合称东蛮三部。下辖十低三姓、阿屯三姓、亏望三姓。地虽狭,势力最强,被三部推为长

  • 只罕帖木儿

    伊儿汗国第十四代汗。蒙古孛儿只斤氏。※阿八哈汗曾孙,阿剌弗朗子。元顺帝至元元年(1335),不赛因汗死,无嗣,诸王争立,内乱迭起。五年,被札剌儿部人洒克哈散等拥立为汗,别号也速丁,据有报达(今伊拉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