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知立

阿知立

清代云南丽江府改土归流的主要倡导者。又作木知立。丽江白沙人。纳西族。为人豪迈机智,有谋略和卓识,为新兴地主阶级势力的代表人物。明清于丽江设流官通判,但大权操于土官知府手中,通判无法改变“土府暴敛肆螫,民不堪命”的景况。遂邀有影响人士共谋对策,于雍正元年(1723)初在中海堤岸上纠集土人,揭露木氏土官罪行,获众资助,偕阿仲苴、和日嘉、阿宝他等赴省申诉。清廷遂以木氏“居官贪虐派累,土人控告不已”为由,将丽江木知府降为土通判,改设流官知府。次年春,首任流官知府杨馝将木氏多处庄田尽数归官,家人尽数入里为民。约500多户、2300多名木家的庄奴、院奴(即农奴),除奴籍为平民。查免无名杂派,取消土官政治、经济和军事特权,结束木氏家族统治丽江地区450年的历史,促进地主经济的发展。

猜你喜欢

  • 提伊特部

    参见“提依特部”(2193页)。

  • 苗总牌

    ?—1439明正统年间苗民暴动首领。贵州计砂人。苗族。正统四年(1439),与苗金虫率众起事,联络洪江等地※生苗,自立统千侯、统万侯名号,分据地方,抵抗明军进剿。贵州总兵官萧授、都指挥郑通、都督吴亮调

  • 斡本

    见“完颜宗干”(1155页)。

  • 降喀宗

    清代西藏门隅地区所置宗之一。相当于县。亦作江卡宗,绛喀溪。宗衙门驻降喀村,故名。藏语音译,意为“远舍”、“远处的房子”。19世纪中叶设置。位于西藏山南地区东南部、门隅中部的章玛河沿岸。1853年,清朝

  • 阿奇木

    叶尔羌汗国官名。阿拉伯语hakim音译。意为“地方执政者”,既管军队,又主持行政,与清朝之“总督”相似。在※叶尔羌汗国,阿奇木为地区最高行政长官,主持军政和民政。

  • 速忽鲁碗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诸宫下均设抹里。速忽鲁碗为辽世宗※积庆宫下之一抹里。

  • 杉木洞起义

    1938年四川凉山会理县杉本洞彝族人民的反奴隶主斗争。由于当地诺伙奴隶主阿俄家、尔恩家残酷压迫、剥削和屠杀彝族属民和奴隶,涅额家※曲诺联合※阿加奴隶举行武装起义。起义者在涅额依哈(汉名吴德才)、且萨里

  • 夫椒之战

    春秋末年吴国与越国一次著名大会战。周敬王二十四年(前496),吴王阖闾趁越国新丧,举兵伐越,兵败檇李,负伤身亡。夫差继位后,为报越国杀父之仇,“日夜勒兵”。二十六年(前494),越王勾践拒绝大夫范蠡等

  • 南京路

    金代地方行政建置。天德五年(1153)改汴京路置。治所在南京(今河南开封),辖有开封、归德、河南3府,邓、许、毫3个节度使州和陕、毫(贞祐三年升为节度使州)、陈、蔡、郑、颍、宿、泗8个防御州及睢、单、

  • 别儿迪别

    ?—1359钦察汗国第十二代汗。又译孛儿帖别乞、毕儿谛伯克。蒙古孛儿只斤氏。※拔都汗后裔,※札你别汗子。顺帝至正十六年(1356,一说十五年),随父攻阿捷尔拜疆,次年,其父还师萨莱后,受命留镇该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