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陇川宣抚司

陇川宣抚司

明代傣族土司名。元至元十三年(1276),置麓川路,至顺元年(1330),改麓川路军民总管府,至正十五年(1355),改置麓川平缅宣慰使司。明洪武十七年(1384),改为麓川平缅军民宣慰使司。正统六年(1441),思任法反明,明政府遣王骥统兵讨之。九年(1444),置陇川宣抚司治所在陇把(今云南陇川),与南甸、干崖宣抚司合称“三宣”,屏蔽永昌、腾冲。十年,以恭项为宣抚使,刀歪孟为同知,刀落曩为副使,陇帚为佥事。十二年(1447),恭项与百夷长刀木立仇杀,项内奔,安置于曲靖。同知刀歪孟为众所信服,乃以其为宣抚使。万历(1573—1620)初,缅甸莽瑞体内侵,招诱宣抚多士宁附缅,遭拒。后士宁记室(秘书)岳凤鸩杀士宁投缅。及明军攻缅,复故地,于万历十二年(1584),复建陇川宣抚司,以多士宁子思顺为宣抚使。《读史方舆纪要》记其地域:“东至芒市,南至木邦,西至干崖,北至南甸。”其境域包括今德宏之陇川、瑞丽二县及潞西之遮放区。清沿明制。民国二年(1913),设弹压委员,兼领户撒、腊撒二土司。五年(1916),改为行政委员,户撒归干崖,腊撒归勐卯。二十一年(1932),置陇川设治局。隶云南省第一殖边督办管辖。陇川今为陇川县,猛卯为今瑞丽县,遮放属潞西县。

猜你喜欢

  • 速尔哈赤

    见“舒尔哈齐”(2262页)。

  • 贺福延

    渤海王国官员。唐会昌元年(841),官政堂省左允。是年(日本承和八年)冬,奉大彝震命率105人出使日本。十二月抵日长门登陆。此行聘日已满约定12年一通聘限期,受到日方依礼接待。翌年三月,入日京城,被款

  • 大度民寺

    西夏佛寺。仁宗乾祐二十年(1189)为仁宗即位五十周年印施《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延请宗律国师、净戒国师、大乘玄密国师、禅法师在此作大法会,凡十昼夜,施食、诵咒、读经、饭僧、济贫、释囚,散发4种佛

  • 毛胜

    1401—1458明朝将领。原名福寿,字用钦。蒙古族。故元右丞相伯卜花孙,安太子。一说与和宁王阿鲁台同宗。祖居幽蓟(今河北北部)。洪武(1368—1398)中,伯(那海)、父投明朝,又以“靖难”功,受

  • 武都郡

    古郡名。①西汉元鼎六年(前111),汉武帝为开拓西南境,遣中郎将郭昌等攻灭氐王时置,是为氐地开设郡县之始。治所在武都县(今甘肃西和县南)。辖县、道(汉代在少数民族地区置,相当于县)9:武都道、故道、平

  • 萧思温

    ?—970辽代大臣。小字寅古。一记作名守兴,小字喂呱。契丹挨。辽景宗睿智皇后※萧绰父。通书史,不善兵事,将士皆云非将帅才。受重任,常败兵。太宗时,为奚秃里太尉,后尚太宗长女汧国长公主吕不古,迁群牧都林

  • 四胡

    蒙古语作“侯勒”,即四弦。18世纪前出现的蒙古民族乐器。盛行于科尔沁草原,几乎家家皆有,人人擅奏。可独奏,亦可伴奏。琴筒为木制,蒙以蟒皮,琴杆用乌木或红木制成。有弦四条,弓用马尾制作,分成两股,分别夹

  • 句吴

    古诸侯国名。亦称攻敔、吴。其族属来源有多种说法:周人一支;当地荆蛮族;东夷一支;土著越族;等等。很早便栽培水稻,擅长造船、冶铸、纺织和制陶瓷,盛行断发文身之俗。春秋时,其首领寿梦已称王,曾与中原晋国建

  • 幢帅

    南北朝时期柔然的军职。北魏以军、幢为军事编制,柔然可汗社仑效法魏制,于北魏天兴五年(402)建立军、幢制度,“千人为军,军置将一人,百人为幢,幢置帅一人”。军将听命于可汗,幢帅由军将率领,并配有严格的

  • 柯克色春

    见“家素谋”(19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