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马祖常

马祖常

1279—1338

元朝大臣,文士。字伯庸。居光州(治今河南潢川)。先世为汪古部人。礼部尚书※马月合乃曾孙,漳州路总管府同知马润之子。7岁知学,及长,益笃学。师蜀儒张䇓,备受器重。仁宗延祐(1314—1320)初,行科举,乡贡、会试皆居榜首,廷试名列第二。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曾劝谏仁宗饮酒适度,以免误政。弹劾权相铁木迭儿十罪,罢黜之。善举贤汰冗,知无不言。迁宣政院经历、社稷署令。遭奸臣谗陷,迁开平县尹,后退居光州。历翰林待制、翰林直学士、礼部尚书。文宗天历元年(1328),召为燕王内尉,复入礼部,曾两预贡举,一为读卷官,称职,为时人称道。升参议中书省事,历任徽政院副使、江南行台中丞。顺帝即位后,历任同知徽政院事、御史中丞、枢密副使。任内,曾谏言蒙古族诵圣贤之书,建武学、武举,储才以备用。工文章,尤善诗。预修《英宗实录》,译润《皇图大训》、《承华事略》,编集《列后金鉴》、《千秋记略》。有《石田文集》15卷。

猜你喜欢

  • 木娄苗

    元、明时期对仫佬族先民的称谓。主要分布于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及相邻地区以及贵州南部。由古代西瓯、骆越、僚、伶的一部分发展而来。保持“从母不从父”的传统习惯,血缘组织结构牢固。从事农业生产,推行封建制

  • 侯公丁

    ?—1539明广西大藤峡瑶民起义首领。广西桂平县人。瑶族。嘉靖十七年(1538),武靖州土目黄贵、韦香勾结地方驻军指挥潘翰臣侵占瑶民田庐,诱杀其兄胜海。积愤,聚众起义,以大藤峡弩滩为据点,与官府抗衡。

  • 通西军民总管府

    元代土司名。据《元史·地理志》,大德元年(1297),蒙阳甸首领缅吉归附,遣弟阿不刺等赴阙贡方物,请岁贡银千两及置郡县驿传,遂立通西军民府。《读史方舆纪要》卷119,谓其地在陇川宣抚司西南,即木邦(治

  • 处月

    西突厥所辖诸部之一。唐时游牧于今新疆乌鲁木齐东北,与处密部为邻。贞观十五年(641,《资治通鉴》作十六年),随西突厥乙毗咄陆可汗犯唐,与处密部围攻天山,为安西都护郭孝恪败,失处月俟斤所居城。二十二年(

  • 龙上登

    明代云南临安府教化三部土官。哈尼族。勤学聪敏。明万历时(1573—1620),赴京,授教化三部长官司长官。逗留京师,遍访名宿,学成归来,兴学校,建文庙,经其倡导,汉族文化在六诏山区广泛传播,使当地哈尼

  • 白倭泥

    参见“黑倭泥”(2228页)。

  • 孱陵

    见“作唐”(1088页)。

  • 天罡

    参见“腾格”(2372页)。

  • 鲁郎道叭

    即“召庄”(647页)。

  • 札你别

    ?—1357钦察汗国第十一代汗。又译札尼别、札尼别乞。蒙古孛儿只斤氏。※拔都汗后裔,※月即别汗子。顺帝至正二年(1342),迪尼别汗死,嗣位,一说至元六年(1340)父月即别死,称汗。与元朝中央保持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