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高其倬

高其倬

?—1738

清朝大臣。汉军镶黄旗人。康熙三十三年(1694)进士,选庶吉士。四十一年(1702),充四川乡试正考官,迁侍讲。四十八年(1709),提督山西学政。五十六年(1717),迁侍讲学士、内阁学士。次年,授广西巡抚。六十一年(1722),任云贵总督。雍正元年(1723),奏准革除云贵土司承袭之陋规。二年,讨青海台吉罗卜藏丹津叛乱,处治贵州仲家苗事,授骑都尉世职,加三级。条奏中甸、鲁魁山、贵州苗疆等善后事宜,疏请制止云贵土司滋事,倡导开垦升科、兴办义学。三年,加兵部尚书衔,晋太子少傅。调闽浙总督。后因事降三级留任。八年(1730),晋太子太保,调两江总督。奉命随怡贤亲王允祥相度万年吉地,晋三等男爵。旋署云贵、广西总督,调两江总督任。十二年(1734),以事降调江苏巡抚。乾隆三年(1738),擢工部尚书,调户部。十月卒,谥文良。著有《味和堂集》。

猜你喜欢

  • 班班簇长官司

    明代四川土司名。洪武十四年(1381)正月置。秩正七品。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境。二十七年(1394),明廷更定蕃国朝贡仪,将其列入全国可按定例朝贡的30长官司之一。永乐十二年(1414),与松潘地区其他1

  • 陇右稀见方志三种

    书名。系甘肃省《新增岷州志》、《安西采访底本》、《甘肃巩昌府会宁县乡土志》三种地方志的汇印本。杭州刘子亚私人藏书,1984年上海书店首次影印出版。编撰人不详。《新增岷州志》记事最迟至清同治四年(186

  • 纳依

    新疆塔吉克族吹奏乐器之一。又名“那艺”。塔吉克语,意为“鹰笛”。以鹰翅膀骨制成,长约20厘米,直径约1.5厘米,无簧和哨咀,下半部有3个发音孔,竖吹。每逢婚礼、欢会或节庆时,都要吹鹰笛奏呜曲。塔吉克族

  • 绛曲约

    又名尊者绛曲约。吐蕃达磨赞普八世孙,扎西拉德第三子。曾派译师贾尊珠僧格及纳措促陈杰哇携16秤黄金赴印度,于宋庆历二年(1042)迎请印度著名佛学家阿底峡来吐蕃广传显密佛学。在阿里普兰区之托林寺会见阿底

  • 哈比布拉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宗教法官。一译哈毕吐拉。和田人。初曾赴麦加朝圣。咸丰七年(1857)归国。同治三年(1864),乘库车爆发农民起义之机,与和田阿奇木伯克子海孜那奇勾结,举事,被举为“帕夏”(王)。引兵

  • 外佐领

    指清代旗分佐领。雍正元年(1723),世宗胤禛以努尔哈赤、皇太极已将“旗分佐领”分与诸王,认为此等佐领原非“包衣佐领”可比,诸王等不可因一己之私而恣意虐使。包衣佐领,即※内佐领,皆服役于皇室、王公府;

  • 旗余地

    旗地红册内所载的余地。清代诸如存留、丈余、旗退、绝户等项旗地的总称。入关初以圈地分给旗人而尚有存留,八旗、内务府等机构陆续清丈出来的余地,丁缺之户退交公中之地,驻防旗人交出在京所受之地,户绝而又无人承

  • 算斡鲁朵

    见“弘义宫”(644页)。

  • 叶护太子

    唐代回纥汗国太子。药罗葛氏。※英武威远毗伽阙可汗磨延啜长子。善用兵。至德二年(757),应肃宗之请,受可汗之遣,率4千骑入援,助唐讨安史之乱,获唐帝宴劳赐赉,与天下兵马大元帅广平王李俶结为兄弟。败安禄

  • 陈王

    ①辽封爵。南院大王韩制心太平四年(1024)追封;宛平人张俭,太平中受诏辅兴宗,太平(1021—1031)末徙封;西北路招讨使萧孝友(字挞不衍)重熙八年(1039)进封;忠顺军节度使耶律谢家奴重熙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