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刘祎之

刘祎之

【生卒】:631—687

【介绍】:

唐常州晋陵人,字希美。刘子翼子。少以文辞称,直昭文馆。高宗上元中迁左史、弘文馆直学士,与元万顷等入禁中编书,并参决奏疏,以分宰相权,时谓“北门学士”。仪凤中拜检校中书侍郎。武则天垂拱三年谓太后宜归政,遭告发,问官审讯出示太后敕,祎之曰:“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旋赐死。有集。


【生卒】:631-687

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少以文藻知名。上元中,迁左史、弘文馆直学士,参决政事。又与人同撰《列女传》、《乐书》等共千余卷。曾一度坐事放逐。则天临朝,倍受信任,官至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后以私议太后返政,并受人诬告,被赐死。(,参见《新唐书》)


【生卒】:631—687

【介绍】:

唐常州晋陵人,字希美。刘子翼子。少以文辞称,直昭文馆。高宗上元中迁左史、弘文馆直学士,与元万顷等入禁中编书,并参决奏疏,以分宰相权,时谓“北门学士”。仪凤中拜检校中书侍郎。武则天垂拱三年谓太后宜归政,遭告发,问官审讯出示太后敕,祎之曰:“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旋赐死。有集。


【生卒】:631-687

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少以文藻知名。上元中,迁左史、弘文馆直学士,参决政事。又与人同撰《列女传》、《乐书》等共千余卷。曾一度坐事放逐。则天临朝,倍受信任,官至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后以私议太后返政,并受人诬告,被赐死。(,参见《新唐书》)


【生卒】:631—687

【介绍】:

唐常州晋陵人,字希美。刘子翼子。少以文辞称,直昭文馆。高宗上元中迁左史、弘文馆直学士,与元万顷等入禁中编书,并参决奏疏,以分宰相权,时谓“北门学士”。仪凤中拜检校中书侍郎。武则天垂拱三年谓太后宜归政,遭告发,问官审讯出示太后敕,祎之曰:“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旋赐死。有集。


猜你喜欢

  • 木花里

    察罕长子。为宪宗宿卫,从攻钓鱼山(今四川合川),因功授千户。至元四年(1267)攻南宋江陵,返回至安阳滩,遇宋兵,都元帅阿术坠马,赖木花里苦战得免,为万户。战死于襄樊,追封梁国公,谥武毅。【介绍】:元

  • 王毅

    【介绍】:金大兴人。经义进士。累官东明令。宣宗贞祐中,东明被围,率民兵拒守。城破,被执死。

  • 司马晏

    【生卒】:281—311【介绍】:西晋河内温人,字平度。晋武帝子。太康十年封吴王。历射声校尉、后军将军。与兄淮南王司马允共攻赵王司马伦,事败,被贬为宾徒县王。伦诛,诏复晏本封。官至太尉、大将军。才劣,

  • 陈旸

    字晋之,福州(今属福建)人。中绍圣制科。徽宗初,擢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以其所著《乐书》二十卷,进讲议司参详礼乐官。升鸿胪太常少卿、礼部侍郎,以显谟阁待制提举醴泉观,卒。著有《礼书》一百五十卷。【介绍

  • 元匡

    【介绍】:北魏宗室,鲜卑族,字建扶。景穆帝拓跋晃孙。宣武帝即位,累迁度支尚书。与尚书令高肇不和,先自造棺,欲舆棺论肇罪恶,自杀切谏。以与太常刘芳议争权量事,与肇形于声色,降为光禄大夫。又兼宗正卿,出为

  • 邵焕

    【介绍】:宋严州淳安人。真宗咸平中以神童召赴阙,时年十岁,帝命赋《春雨》诗,立就。除正字,读书于秘阁。帝尝引入宫,令赋《睡宫娥》诗,为时人传诵。累官至金部员外郎。

  • 平原公主

    唐宣宗女。咸通年间卒。

  • 师夜光

    蓟州(今河北蓟县)人。少为浮屠,善视鬼。至长安,因九仙公主绍介,玄宗奇其辩,授四门博士,得侍左右如幸臣。

  • 米寿图

    【生卒】:?——1647宛平(今属北京)人。崇祯中,由举人知新乡县。以治行征授南京御史。多论劾。福王立,出按四川。与督师王应熊、总督樊一蘅等联络诸将,收复川南郡县。唐王立,升右佥都御史,巡抚贵州。孙可

  • 羊戎

    【介绍】:南朝宋泰山南城人。羊玄保子。玄保嫌其轻脱,谓此儿必亡其家。官至通直郎。与王僧达谤讥时政,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