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道隆
【生卒】:?—466
【介绍】:
南朝宋宗室。文帝时任庐江太守,孝武帝起兵讨刘劭,道隆弃郡奔投,加龙骧将军。大明中历任黄门侍郎、徐、青、冀三州刺史。前废帝景和中以功为右卫将军,封永昌县侯,委以心腹之任。明帝泰始初,为明帝尽力,迁左卫将军、中护军。忤建安王刘休仁,乃赐死。
【生卒】:?—466
【介绍】:
南朝宋宗室。文帝时任庐江太守,孝武帝起兵讨刘劭,道隆弃郡奔投,加龙骧将军。大明中历任黄门侍郎、徐、青、冀三州刺史。前废帝景和中以功为右卫将军,封永昌县侯,委以心腹之任。明帝泰始初,为明帝尽力,迁左卫将军、中护军。忤建安王刘休仁,乃赐死。
【介绍】:隋南阳人。颇有词藻。官至信都郡司功书佐。隋末归窦建德,为中书舍人。建德败,复依刘黑闼。后与黑闼亡至突厥,不知所终。
姓破六韩,名常,字保年。匈奴族。世领部落。传其祖为匈奴右谷蠡王潘六奚。入塞后子孙称潘六奚氏,后人讹为破六韩。常随万俟受洛干附高欢,为抚军将军。勇猛善战,封平阳公,为洛州刺史。向高澄建议筑杨志等三镇,断
字春卿,祖籍成都(今属四川),徙居海陵。第进士,为潭王宫教授、诸王府记室。英宗即位,加直秘阁、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殿修撰、同判太常寺兼侍读。神宗立,拜天章阁待制,卒。【介绍】:宋成都人,后徙海陵,字春
【介绍】:十六国时前秦略阳临渭人,氐族。苻坚长子。立为皇太子,坚议伐晋,宏力谏,不从,卒有淮南之败。后宏将母妻归晋,晋处之江州。桓玄篡位,以为凉州刺史。晋安帝义熙初以谋叛被杀。
【介绍】:见夏毅宗。
【介绍】:元赵州人,字进之,号海藏。著名医药学家。通经史,好医学。师事名医李东垣、张元素,取两家之长而有所发挥。尝任赵州学教授,兼提举官内医学。所著《伤寒辨惑论》、《仲景详辨》等均佚,今存主治伤寒病之
【介绍】:清广东香山人,字子实,又字香石。嘉庆九年副贡生,官内阁中书,少时力学,以诗名,诗格高浑,与张维屏、谭敬昭并称为粤中三子。在罗浮山顶筑粤岳祠以观日出,因自号粤岳山人。卒年八十二。有《浮山小志》
【生卒】:?—前165西汉沛县(今属江苏)人。刘邦孙。赵王遂之弟。文帝二年(前178年),以他与朱虚侯刘章等诛诸吕有功,遂割赵之河间地立为河间王。立十三年死,谥文王。子刘福嗣位,立一年死,无子国除。(
【生卒】:1135—1196【介绍】:宋徽州婺源人,字允夫,号克庵,又号翠林逸民。程鼎子。为朱熹内弟。从学于熹,与之往复论为学之要及克己之功。历任庐陵录参,与新任主管官不协,去官。有《尊德性斋小集》、
【介绍】:唐河南洛阳人。长孙无忌族叔。仕隋为右勋卫。征辽当行,亡命太原,为李渊所亲厚。入唐,以从太宗征有功,进左骁卫大将军,封薛国公。寻以受贿被劾,帝因赐帛以愧之。李孝常谋反,坐与交,削籍为民。后召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