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
【生卒】:467—499
【介绍】:
即拓跋宏、元宏。北魏皇帝。鲜卑族。献文帝长子。五岁即位,太皇太后冯氏执政。改革吏治,实行均田制。加强户籍管理,推行三长制。孝文帝太和十四年,冯氏死,帝亲政,进一步改革。十七年,迁都洛阳。改鲜卑姓氏为汉姓,禁鲜卑服、鲜卑语,在洛阳立国子、太学、四门小学。重用中原汉族儒生,参照南朝典章制度,制定官制朝仪。加强鲜卑贵族和汉人士族之联合统治。二十一年,鲜卑守旧贵族穆泰等拥太子恂谋反,事败,赐恂死。在位二十九年,庙号高祖。
【生卒】:467—499
【介绍】:
即拓跋宏、元宏。北魏皇帝。鲜卑族。献文帝长子。五岁即位,太皇太后冯氏执政。改革吏治,实行均田制。加强户籍管理,推行三长制。孝文帝太和十四年,冯氏死,帝亲政,进一步改革。十七年,迁都洛阳。改鲜卑姓氏为汉姓,禁鲜卑服、鲜卑语,在洛阳立国子、太学、四门小学。重用中原汉族儒生,参照南朝典章制度,制定官制朝仪。加强鲜卑贵族和汉人士族之联合统治。二十一年,鲜卑守旧贵族穆泰等拥太子恂谋反,事败,赐恂死。在位二十九年,庙号高祖。
【介绍】:元明间江西丰城人,字伯序。朱元璋吴元年,授典签,出为武安州同知。未行,改知崇明州。奏免租课酒税,大得民心。寻以提点盐法被诬下狱。事白,弃官归。工诗,有《听雪篷诗集》。
【介绍】:宋通州人,寓居常熟,字德远。印应雷弟。理宗淳祐间进士。初为永嘉尉,历官至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知镇江府。蒙古兵围鄂,帅师往救。开庆元年,依旧职知鄂州兼湖北转运使。景定中卒。
【介绍】:三国魏末西晋初敦煌人,字休然。世为西土著姓。果直有才辩。魏末仕州郡,稍迁邓艾镇西司马。从艾破蜀有功,封关内侯。晋武帝立,上疏追理艾冤,复表陈时宜,并见嘉许。擢为明威将军、魏兴太守。卒官。
【介绍】:元常州路宜兴人,字全卿。任镇江濂溪书院山长。
【生卒】:?——1690姓纳喇。满洲镶蓝旗人。明阿图之子。官至本旗副都统。三藩之乱时,先后从征吴三桂、王辅臣、郑锦诸部,诛吴世璠,平定云南。康熙二十九年卒。【生卒】:?—1690【介绍】:清满洲镶蓝旗
【生卒】:?-479新野(今属河南)人。初为军主,以平桂阳王刘休范功,封新市县子。后废帝元徽四年(476)官至冠军将军、徐州刺史。顺帝升明二年(478)征为散骑常侍、骁骑将军,次年卒。(,参见《南史》
河南商丘人。行伍出身。历官湖广施南副将、江西袁临镇总兵,提督。进封世职二等阿达哈哈番。“三藩之乱”期间,率部平定江西“棚寇”,先后败叛军吴三桂部于袁州、茶陵、黔阳、柳州。卒后谥襄壮。【介绍】:清河南商
南朝陈人,字子明,陈宣帝第三十子。至德四年(586)立为临江王。陈亡入隋,炀帝时为鹑觚令。(,参见《南史》)
汲郡(治今河南新乡北)人。家贫,事母获孝子名声。母死,负土成坟,隋炀帝令人慰问。(,参见《北史》)【介绍】:隋汲郡临河人。性孝。家贫,为佣以养母。母病则忧,容貌毁悴。及母终,绝栉沐,发尽秃落,庐于墓侧
【介绍】:唐汝南人,字允心,号云峰。年十五,擢明经。代陈元光领泉潮,曾平寇乱。表建漳州,置堡三十六所,岭海因此安宁。官至泉潮团练副使、宣威将军。博学工诗文,军政之暇,未尝释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