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子昂
【介绍】:
唐河内人。肃宗时,累官殿中少监,充闲厩使。代宗宝应元年,为殿中监。时回纥引军入塞,关中震动,子昂受诏往劳于太原,密识其虚实。归进兼御史中丞,充左右厢兵马使。从雍王往见回纥可汗,因拒可汗之辱而被榜。改右武卫大将军。李辅国失势后,代判元帅行军司马。官至关内节度使、御史大夫。
【介绍】:
唐河内人。肃宗时,累官殿中少监,充闲厩使。代宗宝应元年,为殿中监。时回纥引军入塞,关中震动,子昂受诏往劳于太原,密识其虚实。归进兼御史中丞,充左右厢兵马使。从雍王往见回纥可汗,因拒可汗之辱而被榜。改右武卫大将军。李辅国失势后,代判元帅行军司马。官至关内节度使、御史大夫。
【生卒】:1691—1748【介绍】:清直隶博野人,字元孚,学者据所居堂名,称健馀先生。雍正二年进士,授主事,官至吏部侍郎。家居设义仓、义田、义学。推崇颜元之学,而仍宗主程朱。有《君鉴》、《臣鉴》、《
【生卒】:?—127【介绍】:东汉巴郡安汉人,字纪山。仕郡功曹,举善黜恶。举茂才,拜谏议大夫。北匈奴入辽东,拜辽东太守,单于怀服。顺帝即位,迁司隶校尉,卒官。
【生卒】:1082—1135【介绍】:即赵佶。神宗子,哲宗弟。绍圣三年封端王。元符三年即位。以蔡京主国事,定司马光、苏轼等百余人为奸党,皆予贬谪。崇奉道教,大兴道观,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又穷极土木,
字公世,衡子。袭父爵,为平原相。宜武帝时,为钜鹿太守。弟朏附元愉乱,家被籍没,敞逃亡。明帝末,复任赵郡太守。卒。(,参见《北史》)【介绍】:北魏清河东武城人,字公世。崔衡子。袭父爵,初仕谒者仆射,出为
【介绍】:宋江陵人,字伯镇。第进士。累官翰林学士。恭帝德祐末从二王至厓山,陆秀夫负王赴海死,鼎孙亦驱家属并辎重沉海,不死,为元兵所执,得脱后复蹈海死。
【生卒】:952—1010【介绍】:宋深州饶阳人,祖籍真定,字巨川。太宗雍熙中,试学士院,补龙溪主簿。累官监察御史,上疏言统天下、节民物之法。改盐铁判官,献《备边策》。真宗景德三年,判司农寺,改定茶法
【生卒】:?—1776【介绍】:清浙江钱塘人,字秋瑞。乾隆十年进士,授编修。三迁至侍郎,历工、刑、兵、户、吏各部,在兵部时曾建议整肃武科乡会试秩序。官至户部尚书。
【介绍】:宋人。高宗建炎间任统领。率水师于十八里洲与金兵相遇被围,大呼士卒勉以毋得负宋,一舟二百人皆战死。
御卿孙,惟忠子。少从军,为延州东路巡检。治平时,得知西夏监军嵬名山欲内附,遗其子克懃面告种谔,种谔谋取绥州,掳获嵬名山,继世以步骑兵进至怀宁砦,往银州,分嵬名山所部万五千户居于大理河。西夏兵来攻,再战
【介绍】:明山东新城人,字方函。王之恒从孙,王象泰子。嗜学工诗,尤以词曲名家。先是济南李中麓、袁西野等皆以北曲擅长,与端后出,与之相颉颃。有《栩斋集》及词曲十余种,乱后均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