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历史人物>裴行俭

裴行俭

【生卒】:619-682

绛州闻喜(今属山西)人。幼以门荫补弘文生,贞观中举明经,并从苏定方学兵法。仪凤四年奉诏册送波斯王返国,行程万里,途中擒十姓可汗阿史那匐延都支、降李遮匐,将吏于碎叶城勒石以纪其功。调露元年,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率四十八万大军平突厥之乱,以勋封闻喜县公。曾主选举十余年,知人善任。精通草书,不择笔墨。撰有《草字杂体》、《选谱》诸书。(,参见《新唐书》)


【生卒】:619—682

【介绍】:

唐绛州闻喜人,字守约。裴仁基子。以父荫补弘文生。通阴阳、历术,工草隶书。太宗贞观中,举明经第。为长安令。高宗将立武则天为后,行俭与长孙无忌、褚遂良秘议,语泄,左除西州都督府长史。麟德二年,累擢安西都护。后为吏部侍郎,典选有知人之明。仪凤二年,为安抚大食使,以送波斯王子回国为名,袭擒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都支。拜礼部尚书,兼检校右卫大将军。调露元年,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讨突厥阿史德温傅。纵反间计,使阿史那伏念执温傅来降,许不死。侍中裴炎害其功,斩伏念、温傅于市,行俭遂称疾不出。卒谥献。有《选谱》、《草字杂体》及集。


【生卒】:619—682

【介绍】:

唐绛州闻喜人,字守约。裴仁基子。以父荫补弘文生。通阴阳、历术,工草隶书。太宗贞观中,举明经第。为长安令。高宗将立武则天为后,行俭与长孙无忌、褚遂良秘议,语泄,左除西州都督府长史。麟德二年,累擢安西都护。后为吏部侍郎,典选有知人之明。仪凤二年,为安抚大食使,以送波斯王子回国为名,袭擒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都支。拜礼部尚书,兼检校右卫大将军。调露元年,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讨突厥阿史德温傅。纵反间计,使阿史那伏念执温傅来降,许不死。侍中裴炎害其功,斩伏念、温傅于市,行俭遂称疾不出。卒谥献。有《选谱》、《草字杂体》及集。


猜你喜欢

  • 李恂

    【介绍】:东汉安定临泾人,字叔英。少习《韩诗》。章帝时拜侍御史,持节使幽州,所过皆图写山川、屯田、聚落百余卷,悉封奏上。历兖州刺史、张掖太守,以清俭称。后复持节领西域副校尉,诸方及胡裔所馈珍宝皆不受。

  • 奚昌

    【生卒】:约1420—1469【介绍】: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元启。正统举人,屡试礼部不中。酷好作诗,常于大众中举手摇足,作推敲状。成化五年登进士第,卒于京师。

  • 僧志言

    本姓许,寿春(今安徽寿县)人。落发东京景德寺七俱胝院,师事清璲。志言善料事,为人所重。死,仁宗遣内侍以真身塑像置寺中,赐名“显化禅师”。

  • 元季伟

    鉴幼子。东魏末位太尉中兵参军。

  • 胡宝瑔

    【生卒】:1694—1763【介绍】:清安徽歙县人,入江苏青浦籍,字泰舒,号饴斋、瓶庵。乾隆二年考授内阁中书。随查郎阿等清察黑龙江吉林乌喇开垦地亩。历官山西、湖南、江西、河南巡抚,所至抚饥民、理冤狱、

  • 后周世宗刘皇后

    出身军将之家。幼嫁柴荣,后汉乾祐年间封彭城县君。柴荣随郭威起兵邺都,她于京城被隐帝所杀。柴荣即位称帝,追册为皇后,谥贞惠。(,参见《新五代史》)

  • 袁亮

    【介绍】:三国魏陈郡扶乐人。袁霸子。有学行。齐王曹芳时,何晏、邓颺并掌机要,亮著论讥之。官至河南尹、尚书。

  • 张浑

    【生卒】:772—845后【介绍】:唐清河东武城人。累官至永州刺史。晚年致仕居洛阳。武宗会昌五年三月,与吉皎、胡杲等,于白居易履道私第共为七老会,各作诗咏之。其年夏,又合二人为九老会。时人慕之,为绘《

  • 楚建中

    字正叔,洛阳(今属河南)人。举进士,知荥河县。改主管鄜延经略机宜文字。庆历中,宋、夏和议,遂请筑安定、黑水八堡,以控东道。西夏兵来犯,知有备,不敢入。历盐铁判官,夔路、淮南、京西转运使,知庆州、江宁府

  • 李邺

    魏州(治今河北大名)人。幼事杨师厚,后唐庄宗时历为数州刺史。任亳州刺史,以贪秽罪被流放、赐死。【介绍】:唐人。能诗。宣宗大中中,官户部员外郎,迁刑部郎中,为夔、庆诸王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