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历史人物>高智耀

高智耀

河西人。祖宗几代在西夏国做官,曾为进士第。西夏亡后,隐居贺兰山(今属宁夏)。窝阔台时才被选用。在蒙哥、忽必烈时多次宣传儒学思想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性,忽必烈接受他的建议,于至元五年(1268)立御史台。官至西夏中兴等路提刑按察使。至上京(今属黑龙江)病逝。追封为宁国公,谥文忠。


【介绍】:

元河西人,字显达。西夏右丞相高良惠之孙。登本国进士第。夏亡,隐居贺兰山。太宗求贤,召见将用之,遽辞归。宪宗即位,入见,言儒有益于天下,宜免徭役。宪宗从之。世祖即位,召见,又力言儒术有补治道,请免被俘淮蜀儒士为奴者,拜翰林学士,命循行郡县区别之,得免者数千人。又请置御史台以肃官常。至元五年立御史台,即用其议。擢西夏中兴等路提刑按察使。西北藩王遣使质问用汉法之故,智耀奉命前往解释,行至上都,病卒。


【介绍】:

元河西人,字显达。西夏右丞相高良惠之孙。登本国进士第。夏亡,隐居贺兰山。太宗求贤,召见将用之,遽辞归。宪宗即位,入见,言儒有益于天下,宜免徭役。宪宗从之。世祖即位,召见,又力言儒术有补治道,请免被俘淮蜀儒士为奴者,拜翰林学士,命循行郡县区别之,得免者数千人。又请置御史台以肃官常。至元五年立御史台,即用其议。擢西夏中兴等路提刑按察使。西北藩王遣使质问用汉法之故,智耀奉命前往解释,行至上都,病卒。


猜你喜欢

  • 谭行义

    【生卒】:?——1753四川三台人。康熙武举人。历官总兵、提督,任两广、江南、浙江、福建等处。雍正初年,从军平定青海,用兵贵州苗疆。乾隆中,屡次用兵湖广、两广等山区,镇压各地暴动。乾隆十八年卒。谥恭悫

  • 阮种

    字德猷,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初举孝廉,为公府掾。晋武帝时,对策第一,授中书郎,累迁平原相。进止有方,廉正忠节,每次议驳,所呈意见常被采纳,成为朝廷表率;为政简约宽惠,百姓称善。死于任上。【介绍】:

  • 宋桓公

    【生卒】:?—前651名御说。湣公弟。前682年冬,宋诸公子杀新君游立以为君。南宫万奔陈,宋人赂陈执万杀之。二年,诸侯伐宋,至郊而去。前652年,公病,太子兹甫欲让其庶兄目夷(子鱼)为嗣,公不听,次年

  • 杨香

    【介绍】:晋人。年十四,随父刈稻,父为虎所噬,身无寸兵,遽搤虎颈,虎奔逸,父得免,诏旌门闾。

  • 何遵

    字恩祖,何劭异母兄。初授散骑黄门郎,累迁太仆。入晋,数次被罢官。后免官,死于家中。

  • 方脱脱

    【介绍】:元人。孛罗帖木儿部将,守岚、兴、保德州,屡与察罕帖木儿相攻。孛罗帖木儿死后,亦被杀。

  • 碧玉

    【介绍】:见窈娘。

  • 董士元

    一名不花,字长卿,文炳长子。善骑射。二十三岁时,从叔父董文尉率领邓州一军,在钓鱼山大战宋军。董文尉去世后,袭为千夫长,出师南征襄、汉,分禁兵戍淮上。后从博鲁欢攻扬州,与别将哈剌秃以部兵赴敌死战,他弃马

  • 觉来

    【介绍】:明湖广嘉鱼人。初为诸生。博综佛经,弃功名,结草独居,而未剃度。后坐逝。

  • 姚涞

    【生卒】:?—1537【介绍】:明浙江慈溪人,字维东,号明山。姚镆子。嘉靖二年状元。授翰林修撰。以争大礼被廷杖。召修《明伦大典》,恳辞不与,累官至侍读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