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俗赋

俗赋

文体名。清末从敦煌石室发现的用接近口语的通俗语言写的赋和赋体文,郑振铎称为俗赋(《中国俗文学史》)。其特点有四:一、基本上是叙事文学;二、大量运用问答对话;三、带有诙谐嘲戏的性质;四、大体上是散文,句式参差不齐,押韵不严,也有全篇用五言的。现已发现的俗赋作品有:《晏子赋》一篇、《韩朋赋》一篇、《燕子赋》二篇(一篇为散体,一篇为五言诗体)、《书》(以上作品内容均详后各条)、《茶酒论》、《孔子项托相问书》等,这些赋大多具有一定的故事性,情节比较生动、曲折,它们显然吸收了小说和寓言的写法,这对赋体的功能是一个极大的开拓。它们的语言以散为主,但力求疏散中有整饬,特别注意吸收民间口语、日常俗语,使作品充满生活气息,显得生动活泼而富于情趣。它的情调以幽默、诙谐为主,然寓庄于谐,并不缺乏对生活的思考和知识的追求。俗赋常用的对问形式,早在先秦宋玉的赋作(如《风赋》等)便已有之;其寓言性质,可追溯至《庄子》;其诙谐幽默作风,特别是它们的大量吸收口语,与王褒《僮约》、曹植《鹞雀赋》、左思《白发赋》、袁淑《鸡九锡文》、《驴山公九锡文》等一脉相承;它的类似小说的情节,说明它与小说存在着渊源关系。赋与变文也有一定的关系,变文中常采用四、六言句式,与俗赋比较接近。上述俗赋作品除个别作品产生时代有争议(如《韩朋赋》)外,一般都可确定为唐五代作品。它们对后世文学有一定影响,在辞赋发展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俗赋代表着赋向俗文学发展的一流,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 食椹

    春秋鲁僖公征服淮夷,《诗·鲁颂·泮水》咏其事,有“翩彼飞鸮,集于泮林。食我桑黮,怀我好音”之句,以鸦鸟食我桑黮指淮夷使者受到鲁国的款待。后因以“食椹”指受到别人款待而表示感谢。吴仁璧《投谢钱武肃》:“

  • 江风行

    【介绍】:张潮作。一作《长干行》。写闺中少妇不嫌贫慕富,对丈夫矢志不移的爱及思念。语言质朴,人物形象刻画生动。周珽曰:“隽韵撩人,不杂梁陈妖艳气,句字朗发,直脱手之弹丸,第太白《长干行》近古耳。”(《

  • 赵武盖

    【介绍】:盖,一作孟。甘州张掖(今属甘肃)人。生卒年不详。赵彦昭父。少孤,好田猎。母激以读书,遂勤学,博通经史。进士及第。武后时,由长安丞为右台侍御史。撰《河西人物志》十卷,一作十篇;又有文集,均未见

  • 徐昌图

    【介绍】:莆田(今属福建)人。唐末诗人徐夤曾孙。五代末明经及第。宋太祖时任国子博士、殿中丞。长于小词,较有特色。《全唐诗》收其词3首。

  • 沈仲昌

    【介绍】:临汝(今河南汝阳)人。天宝九载(750)进士,至德二载(757)任湖州参军。广德元年(763)至大历八、九年(773、774)为浙东节度使幕僚、浙西观察从事、检校大理司直,曾参预鲍防、严维和

  • 杨溥

    【生卒】:901~938【介绍】: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五代吴太祖杨行密第四子。武义二年(920)即吴王位,在位十七年,后禅位于权臣徐知诰(即南唐烈祖李昪),被尊为让皇帝。后徙润州遇害。谥睿帝。《十

  • 卢诰

    【介绍】:居陕州(今河南陕县)。懿宗咸通年间在世。《全唐诗补编·续补遗》存诗1首。

  • 暴泥

    曝晒在泥中。比喻挫折、困顿。姚康《赋得巨鱼纵大壑》:“从来暴泥久,今日脱泉初。”

  • 秦楼镜

    ①犹秦镜。李白《白头吟二首》之二:“妾有秦楼镜,照心胜照井。”参见“秦镜①”。②犹秦嘉镜。武元衡《八月十五夜与诸公锦楼望月得中字》:“相向秦楼镜,分飞碣石鸿。”参见“秦嘉镜”。

  • 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介绍】:李端作,写于大历中期。诗题一作《招金部韦员外》。作者一作祖咏,题为《赠苗发员外》,见《全唐诗》卷一三一,实误。茂陵,汉武帝刘彻墓,在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北。韦金部,疑为韦士模,大历中任金部员外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