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借音对

借音对

亦称“声对”。指诗句中的某一词从字面上不能构成工对,借用它的谐音字即相对,诗义仍应从字面上来理解,不以谐音字解释,称为借音对。如李白《送内寻庐山女道士李腾空二首》之一:“水春云母碓,风扫石楠花”。“楠”借音为“男”,与“母”相对。参见“借对”。

猜你喜欢

  • 关门不锁寒溪水,一夜潺漫送客愁

    【介绍】:李涉《再宿武关》末二句。武关,在今陕西丹凤县东南,为古代军事要塞。诗句以寒溪水比喻羁旅愁情,“关门不锁寒溪水”,即无法扼止愁情的奔流,只好任它“一夜潺湲”。上句是实写,“锁”“溪水”的构思本

  • 在三

    《国语·晋语一》:“‘民生于三,事之如一。’父生子,师教之,君食之。非父不生,非食不长,非教不知,生之族也,故壹事之,惟其所在,则致死焉。”后因以“在三”为礼敬君、父、师的典故。萧颖士《江有归舟》诗序

  • 阆州开元寺壁题乐天诗

    【介绍】:元稹作。诗人贬放通州(今四川达县),挚友白居易谪居九江,二人相见无因,元稹感到非常寂寞,便在阆州(今四川阆中)开元寺壁上书写白居易的诗篇,聊以自慰,此诗记录了此事。据载白居易同样也深深地思念

  • 来李

    唐代来济、李义府的并称。二人在太宗时均为东宫属官,俱以文翰为太子李治所赏识,时人因并称之。见《旧唐书·李义府传》。

  • 冰消瓦解

    比喻大势已去,一切结束。拾得《诗》之五一:“未逾七十秋,冰消瓦解去。”

  • 汩汩

    ①水流急貌。韩愈《流水》:“汩汩几时休,从春复到秋。”②奔波不定貌。杜甫《自阆州领妻子却赴蜀山行三首》之一:“汩汩避群盗,悠悠经十年。”③盛貌。元结《咸池》:“至德汩汩兮,顺之以先。”

  • 护霜

    方言。指气候将要结霜。李嘉祐《冬夜饶州使堂饯相公五叔赴歙州》:“斜汉初过斗,寒云正护霜。”

  • 暖房

    ①古代习俗。指邻里或亲友备礼祝贺他人迁入新居。亦泛指为迁入新居而举行的此类活动。王建《宫词一百首》之七四:“太仪昨日暖房来,嘱向朝阳乞药栽。”②温暖的房间。王建《题元郎中新宅》:“铺设暖房迎道士,支分

  • 施逵

    【介绍】:生平无考。《全唐诗补编·续补遗》收其《丫头山》诗1首,但弘治《黄州府志》作苏轼诗。

  • 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

    【介绍】:方干《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颔联。二句写鹤从高空向孤屿盘旋而下,蝉鸣不止,拖着余声飞向别的树枝。形与声俱出,实为体物之佳句。前人盛赞“齐梁以来,未有之句也”(《全唐诗话》卷五)。王寿昌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