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全唐文

全唐文

总集。清董诰等编。一千卷。嘉庆十三年(1808),诏修《全唐文》。董诰任总裁,法式善、阮元、徐松等著名文人、学者近百人参与其事。至嘉庆十九年(1814)完成。编者以清廷内府所藏抄本唐文一百六十册为底本,并搜辑《文苑英华》、《唐文粹》、《古文苑》、《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及子史杂家与金石碑刻等,录唐五代文一万八千四百余篇,作者三千余人。排序循《全唐诗》体例,依帝后、诸王、公主、百官、士庶、妇女、释道、阙名等编次,然后以时代先后为序;作者名下有小传,文章则按文体分类编排。工程浩大,包罗宏富,堪称唐五代文渊海;而且考辨甄录,对前人错误也有所纠正,对于唐五代散文以至唐五代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但在搜辑时,有“遵旨削去”、网罗未及和辑录不注出处的情况;校订方面,文字讹脱、重出互见的问题较突出。清劳格《读〈全唐文〉札记》、《札记续补》,岑仲勉《读〈全唐文〉札记》对其漏误多所补正。清陆心源掇拾遗文成《唐文拾遗》七十二卷、《唐文续拾》十六卷。有扬州刻本,中华书局据以影印,并附《唐文拾遗》和《唐文续拾》;上海古籍出版社据原刊本缩印,附《唐文拾遗》及《唐文续拾》,劳格、岑仲勉《读全唐文札记》各一种。

猜你喜欢

  • 三杨

    唐代杨凭、杨凝、杨凌的合称。三人为兄弟,并善文辞,大历(766—779)中相继进士及第,时人称之为“三杨”。见《新唐书·杨凭传》。

  • 凌敬集

    文集。唐凌敬撰。《旧唐书·经籍志下》、《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凌敬集》十四卷。其后未见著录,当已亡佚。《全唐诗》存诗四首。

  • 裴淑

    【介绍】:字柔之,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元稹之妻。封河东郡君。大和六年(832)尚在世。《全唐诗》存诗1首。

  • 毋煚

    【介绍】:唐代散文家、编纂家。煚,一作照。洛阳(今属河南)人,一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开元中,以鄠县尉为集贤院学士,预修《群书四部录》之子部书录。开元九年(721)完成后,煚又略为《古今书录》四十卷

  • 胡擢

    【介绍】:五代时人。善诗工画。《全唐诗补编·续补遗》补诗2句。

  • 骑箕

    指游仙。典出《庄子·大宗师》:“傅说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东维,骑箕尾,而比于列星。”相传傅说升天而化为星,在箕星、尾星之间。杜光庭《山居百韵》:“驭景必能趋日域,骑箕终拟蹑星躔。”

  • 昇上人

    【介绍】:会昌间长安僧人。三年(843)夏,与段成式等人同游长安诸寺,并联句纪游。《全唐诗》存其所预联句诗6首。

  • 朱彦时

    【介绍】:时代不明,当为开元前人。《全唐诗补编·续拾》据《初学记》卷十九录其《黑儿赋(诗)》残诗1首。

  • 每常

    ①平常,平时。元稹《代九九》:“每常同坐卧,不省暂参差。”②常常。张籍《移居静安坊答元八郎中》:“作活每常嫌费力,移居只是贵容身。”

  • 别律

    一般地,古体诗并不像后来的近体诗那样严格地讲求格律,但它也有自己的平仄规律,只不过它和后来的近体诗的格律有所不同,尤其是在近体诗成熟之后,古体诗在创作中也往往受近体诗格律影响,形成独特的格律方式,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