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718—783【介绍】:原名沄,玄宗李隆基第十三子。封颍王,官至蜀郡大都督、剑南节度大使,玄宗幸蜀时,璬先行为作预备,并视事二月。不久罢居内宅。新、旧《唐书》有传。《全唐诗》存其与肃宗联句诗
指以琴声表达情爱。汉司马相如赴卓王孙宴,卓王孙女文君新寡,好音乐,相如鼓琴歌以挑之,其诗曰:“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皇。”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段成式《嘲飞卿七首》之六:“不烦射雉先张翳,自
总集。王国维辑。二十卷。一九〇八年,王氏据《花间》、《尊前》诸集及《历代诗馀》、《全唐诗》等,辑成此集。后收入《海宁王忠悫公遗书》三集。此辑稍前于王氏《人间词话》的发表(1908—1909),是王氏词
悠远。杜甫《白沙渡》:“差池上舟楫,杳窕入云汉。”
【生卒】:?—817【介绍】:唐代诗人。字虚受,一字嗣仁。排行十。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早年避乱家于吴县(今江苏苏州)。柳宗元岳父。大历九年(774)进士及第。累佐使府。召为监察御史,不乐检束,辄
【介绍】:台州黄岩(今属浙江)人。吴越时禅僧。嗣玄沙师备。吴越王钱镠钦重之,请住杭州天龙寺,封明真大师。世称天龙和尚。《景德传灯录》有传。《全唐诗补编·续拾》收诗偈1首。
在一首诗中,韵脚以甲韵为主,掺杂以少数的乙韵字的,称主从通韵。“普通总是较宽的韵为主,较窄的韵为从。”(王力《汉语诗律学·古体诗》)如储光羲《采莲词》以“疏”、“姝”、“隅”、“居”、“湖”、“愚”相
宣帝,指汉宣帝。《汉书·霍光传》:“宣帝始立,谒见高庙,大将军光从骖乘,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后遂以“宣帝负芒”喻指大臣权重,皇帝惮惧而局促不安之典。王绩《赠梁公》:“成王已兴诮,宣帝如负芒。”
【介绍】:柳宗元作。诗人于夜半时分,听到露水坠落之声,开门来到谪居永州愚溪住所西边的园旁,望寒月东升,听泉响鸟鸣,诗借其视觉和听觉,艺术地再现了一幅空旷寂寥的画卷,抒发了作者被贬永州后抑郁孤独的心境。
山名。又名苍梧山。在湖南宁远县南。郭璞认为因其山中有九条小溪相似,故称。《史记·五帝本纪》:“〔舜〕葬于江南九疑。”戴叔伦《将至道州寄李使君》:“九疑深路绕山回,木落天清猿昼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