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汝弼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出版,全书31万余字,选白诗210首,白词10首,白文15篇,选目注意思想性、艺术性,作品力求各体兼备,又适当照顾到作者对当时重大历史事件的反应。该书打破分体编排体
【介绍】:孟浩然作。一作《济江问同舟人》,又作《渡浙江问舟人》、《济江问舟子》、《济江问舟人》等。《全唐诗》题下注:“一作崔国辅诗。”按以诗中口气与作者里籍考之,当以孟作为是。诗写风平浪静时行舟的惬意
【介绍】:鋋,一作铤。清河(今属河北)人。生卒年不详。曾官主客员外郎。广明元年(880)以蔚朔等州诸道行营都招讨使判官,充制置副使。光启三年(887)后,为邠宁节度使王行瑜幕节度副使。官至郎中。乾宁二
采集民间歌谣。古代设专门采诗机构,借以观民风、知下情。白居易《采诗官》:“采诗官,采诗听歌导人言。言者无罪闻者诫,下流上通上下泰。周灭秦兴至隋氏,十代采诗官不置。”
指平声韵。与“仄韵”相对。在讲求诗词格律时,亦特指处于韵脚地位的平声韵。押平韵是近体诗的正例,仄韵很少见,而古体诗可押平韵,也可押仄韵。
西汉人,家在北地,从军迁平乐监。曾出使西域,刺死遮杀汉使的楼兰王,恢复了汉与楼兰的关系,因功封义阳侯。见《史记·建元以来侯者年表》。后常借指安边使臣。杜甫《忆昔二首》之一:“愿见北地傅介子,老儒不用尚
战国楚地名。代指於陵子。张九龄《九月九日登龙山》:“灌园亦何为,於陵乃逃相。”参见“於陵子”。
【介绍】:皇甫曾《赠鉴上人》诗句。二句以动态的景物反衬环境的清幽。风拂之下,绿竹开合不定,月光随潭水摇曳,闪露点点寒意。深处竹,潭中月,因风益见其清幽。
指庄周丧妻时鼓盆而歌之事。喻指人达观。亦表示悼念死者。多指妻死。赵嘏《送韩绛归淮南寄韩绰先辈》:“相逢莫问昭州事,曾鼓庄盆对逝川。”参见“庄生丧”。
【介绍】:南唐时女子。先许嫁数人,皆死。后梦人语云:“田头有鹿迹,由尾著日炙”,并谓此是汝夫。于是遂嫁于曾崇范。《全唐诗》收其梦中语2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