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恩寺塔
即大雁塔。
即大雁塔。
相传匡俗为殷周之际人,兄弟七人学仙得道,结庐隐居于南障山,后因称南障山为匡山、匡庐,尊匡俗为山神。无可《寄题庐山二林寺》:“江微匡俗路,日杲晋朝松。”
【介绍】:唐代诗人。易州易县(今属河北)人。生卒年不详。玄宗开元时代,任左监门率府兵曹参军。天宝初,任国子监四门助教。开元二十九年(741),易州刺史郭明肃于易县重修候台,德裕撰文记其事。仕途不得意,
【介绍】:唐人,生平不详。《全唐诗补编·续拾》存诗2句。
中唐诗人包何、包佶之合称。二人皆诗人包融之子,分别为天宝七载(748)、六载(747)进士,皆才思赡逸,工于为诗,一时齐名,故称。《新唐书·艺文志四》录《包融诗》1卷,注云:“二子何、佶齐名,世称‘二
【介绍】:天宝初年曾任太子尉。有诗入《国秀集》。《全唐诗》存诗1首。
指西汉贾谊。因其曾为长沙王及梁怀王太傅,故称。李绅《逾岭峤止荒陬抵高要》:“汉日傅臣终委弃,如今衰叟重辉光。”
陈登元编。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8年3月据1931年南京书店本影印出版。全书共收录37位唐代著名诗人的名诗故事。详记诗人小传,介绍诗作背景。并有编者参考二十多种笔记、史书,写下的考证案语。书前有简短
战国时郭隗以古代君王悬赏千金买千里马为喻,劝说燕昭王虚心求贤。事见《战国策·燕策一》。后因以“燕昭市骏”为咏马或歌颂帝王求贤之典。高适《同鲜于洛阳于毕员外宅观画马歌》:“始知物妙皆可怜,燕昭市骏岂徒然
【介绍】:李商隐作。据《穆天子传》,周穆王与西王母曾有三年后重来的期约,诗人据此虚构了西王母盼望穆王归来的情节。从西王母的所见所闻和所想中,斥责求仙之愚妄。仙人如西王母却不能使自己所忆念的人免于一死,
见“荆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