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朝衡

朝衡

【生卒】:698—770

【介绍】:

唐代来华之日本诗人。朝,一作晁。日本国平城京(今奈良)人。原名阿倍仲麻吕,入唐后易汉名为朝衡。玄宗开元五年(717),入选为遣唐留学生,随遣唐使团来长安,学于国子监太学。学成,留唐朝任左春坊司经局校书,与储光羲有交游,储作《洛中贻朝校书衡》。十九年(731),由京兆尹崔日用荐举,任左补阙。二十二年(734),朝衡请求回国,赵骅作《送晁补阙归日本国》赠之,唐玄宗不允,归国未成。开元末至天宝十载(751),任仪王友。天宝初,李白应召入京,朝衡与之结识,成为挚友。十一载(752)历卫尉少卿、卫尉卿,迁秘书监。十二载(753),日本国遣唐使藤原清河即将归国,朝衡再次请求回国,获准,并受命为聘贺使,因赋《衔命还国作》以酬中国朋友。王维包佶作诗送别。是年十二月,衡船至琉球,遇大风,漂至安南驩州沿岸,遇盗,同舟死一百七十余人,朝衡幸免于难。十三载(754)秋,李白在南方听到这个消息,误认朝衡已沉船遇难,乃作《哭晁卿衡》,以申哀悼之情。十四载(755),朝衡再次入长安。上元中,授左散骑常侍。历镇南都护、镇南节度使。大历初罢归长安。五年(770)正月卒,年七十三,赠潞州大都督。《全唐诗》存诗一首,《全唐诗补编》补诗一首。事迹见新、旧《唐书·日本国传》。

【介绍】:

晁衡

猜你喜欢

  • 天柱峰

    在安徽省潜山县境内,为天柱山主峰。又名司命峰。海拔1485米。因峰陡如层塔,直如笋尖,故称笋子尖。古称万仞如翔,仰摩层霄,瑰奇秀丽,万山拱王,屹然独尊,为淮南、淮北诸峰之冠。白居易《题天柱峰》诗“天柱

  • 唐诗艺术技巧

    师长泰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11月出版。本书分上、下两编论述了唐诗的艺术技巧。上编《唐人诗歌艺术表现方法》,分二十七个专题,通过大量作品实例论述了唐人诗歌的艺术表现技巧。下编《唐人诗歌审美思考》

  • 褚登善

    【介绍】:见褚遂良。

  • 杜律演义

    元张性撰。二卷。所选杜诗皆为七言律,共151首,按内容分为21类。有注释,有评析,颇有新义,明人黎近久《杜律演义序》曰:“吾乡先进士张氏伯成《七言律诗演义》,训释字理,极其精详,抑扬情趣,极其切当,大

  • 风乱池上萍,露光竹间月

    【介绍】:李嶷《淮南秋夜呈周侃》诗句。二句描写秋天月夜的美丽景色:秋风吹乱了池水中的浮萍,月光照在竹林丛中,映射得露珠晶莹透明。画面鲜明,用字洗练。

  • 崔湜

    【生卒】:671—713【介绍】:字澄澜,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州)人。少有文名。举进士,累转左补阙,预修《三教珠英》。中宗神龙初为考功员外郎,因阿附武三思,擢为中书舍人,迁兵部、吏部侍郎。景龙三年(70

  • 江寒天一色,日静水重纹

    【介绍】:张说《游洞庭湖》诗句。二句写泛舟洞庭湖时的清新感受:清冷的江面与高远的长空融为一色;太阳静静地倒映在水中,水面上荡起层层波纹。两句一仰视一俯视,一静一动,境界既壮阔又静谧。

  • 张果

    【介绍】:唐代道士。生卒年、籍贯不详。武后时,隐于中条山,往来汾、晋间,自称年数百岁。武后遣使召之,果佯死不赴。开元二十一年(733)迎至东都。后恳辞归山,赐号通玄先生。玄宗为造栖霞观于蒲吾县隐所。后

  • 翻云覆雨

    即翻手云覆手雨。比喻反复无常。亦比喻好玩弄手段、权术。语出杜甫《贫交行》:“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宋黄机《木兰花慢》词:“世事翻云覆雨,满怀何止离忧。”

  • 紫芝客

    指商山四皓。刘禹锡《秋日书怀寄白宾客》:“商山紫芝客,应不向愁悲。”参见“紫芝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