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韦应物作,写于代宗永泰中弃官洛阳丞寓居同德寺时。同德寺,在洛阳。诗写孤居寺中所睹风雨之状及雨后景象,抒写用世恋阙心态。触景生情,感慨深沉。
【介绍】:李贺作。唐代在西原的少数民族的一个黄姓分支,被称作“黄洞蛮”,由于不满官府的苛扰,曾多次起兵反抗。此诗描述的就是黄家洞人集队自卫反抗官军的情景。诗人以深切同情和热烈赞赏的口吻描绘了他们轻捷机
【介绍】:刘禹锡元和六年(811)作。壁州,《全唐诗》作“璧竹”。元九侍御即元稹,稹赠作者壁州鞭。璧州鞭是唐人极为贵重之物,故作者收到鞭后以此诗作答。前四句表示对赠鞭的感激,由此而想象巴山冰雪深处采鞭
晋代隐士刘驎之字子骥。史称其为南阳人,志存遁逸,好游山泽。事见《晋书·隐逸传》。陶潜《桃花源记》曾提到刘子骥曾思循迹游桃花源,未果而死。后因以“子骥”为咏隐逸放游之士或桃花源之典。刘禹锡《游桃源一百韵
【介绍】:或误作孙华。江南人,德宗朝进士。元和六年(811)至大和四年(830)历任监察御史、刑部员外郎、刑部侍郎、左庶子。《全唐诗》存诗1首,一作贾岛诗,非。
【介绍】:见岑羲。
《淮南子·说山训》:“楚王有白猿,王自射之,则搏矢而熙。使养由基射之,始调弓矫矢,未发而猿拥柱号矣。”后因以“弯弧猿啼”称美箭术高明。李白《送外甥郑灌从军三首》之二:“丈八蛇矛出陇西,弯弧拂箭白猿啼。
①战国时赵国平原君赵胜的门客,初不为人知,后自荐随平原君赴楚,凭其智勇促使楚王与赵结盟,被平原君待为上客。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后用以代指智勇兼备的贤士。高拯《及第后赠试官》:“公子求贤未识真,
【介绍】:岑参作。天宝十载(751)四月,西北边境石国太子引大食(古阿拉伯帝国)欲共攻安西四镇,安西节度使高仙芝闻讯,五月出师西征。作者于武威送僚友刘单判官赴军,因作此诗赠别。诗写刘氏不畏途中燥热,走
即三缄其口,意为封口三重。汉刘向《说苑·敬慎》:“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陛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后用以指慎于言辞。权德舆《诫言》:“言之或未行,前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