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佛教语。指心。即思想、意念等。佛教认为三界唯心,心如滋生万物的大地,能随缘生一切诸法。白居易《琴酒》:“耳根得听琴初畅,心地忘机酒半酣。”②心情,心境。司空图《偶诗五首》之五:“甘得寂寞能到老,一生
【介绍】:唐代诗人。又误作江遵、王遵、王遒。宣州泾县(今属安徽)人,一作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生卒年不详。幼为小吏。家贫,好学,常借书昼夜苦读,渐能诗,但深自晦密。后辞吏职应试于长安,遭乡人许棠轻侮
【生卒】:?—约855【介绍】:唐代诗人。字中虔,一作仲虔。太原文水(今属山西)人。李琪祖。长庆三年(823)进士及第。大和至会昌中,为金部员外郎、祠部和户部郎中、谏议大夫等,贬台州长史(一作刺史,误
【介绍】:唐代散文家。字希仁。徐州沛县(今江苏沛县东)人,郡望彭城(今江苏徐州)。天宝末,其家流离至岭南,徙贯于韶州(治今广东韶关)。约生于大历至建中中。幼居洙、泗间,后至罗浮学《春秋》。又至曹溪习佛
【介绍】:李白作。此诗表达了他对孟浩然的深切敬慕之情。“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一联,鲜明地刻画出了孟浩然傲视功名、淡泊操守的高士形象。此诗也颇受孟五律的影响,自然平淡而意境浑朴。吴汝纶曰:“一气舒卷
碧树瑶树为传说中的二仙树,生昆仑山北侧。见《淮南子·地形训》。亦以喻才艺出众的人。李白《自溧水道哭王炎三首》之三:“王家碧瑶树,一树忽先摧。”
《汉武故事》载:西王母所居瑶池种有桃树,三千年结一次仙桃,汉武帝之臣东方朔曾三次偷食之。后因以“窃桃”为咏仙道之典。韩愈《同窦韦寻刘尊师不遇》:“犹疑隐形坐,敢起窃桃心?”
东汉人,曾任五官史,封华容侯。汉灵帝光和年间郎中审忠奏朱瑀在修缮私宅时,偷用御沟水入私宅以作鱼钓。事见《后汉书·宦者传》。温庭筠《薛氏池垂钓》:“朱瑀空偷御沟水,锦鳞红尾属严光。”
【介绍】:张籍作。见《宿临江驿》。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纰漏》:“殷仲堪父病虚悸,闻床下蚁动,谓是牛斗。”后因以“斗蚁”、“斗殷牛”为病虚耳鸣、精神恍惚之典。苏颋《先是新昌小园期京兆尹一访兼郎官数子自顷沉痾年复一年兹愿不果率然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