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丁儒。
见“陶弘景”。
【介绍】:孟郊作。贞元八年(792),作者初试落第,又囊中羞涩,心中不平乃有此作。诗直抒胸臆,认为君子不应处“喧竞场”,而应学陶渊明高歌《归去来兮辞》,才是返朴归真的正道。言语真朴,述情直切,其文笔老
【介绍】:郑谷作。诗题下有注:“谷以此诗得名,时号为郑鹧鸪。”本篇当作于避乱求仕湘中时。诗咏鹧鸪,略貌写神,虚实相生,重在展现鹧鸪啼声哀怨凄切,并融入游子羁旅愁思之感。全用赋体,构思精妙,渲染有情,神
【生卒】:739—800【介绍】:唐代文学家。字成性,一字伯诚。颍州(治今安徽阜阳)人,郡望南兰陵(治今江苏武进西北)。排行二。萧颖士子。约大历四年(769)授常熟主簿。大历八、九年(773、774)
【介绍】:见李讷。
【介绍】:李贺《莫愁曲》诗句。槿花,即木槿花,朝开夕凋。二句谓红颜易老。
①齐心。语出《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孔颖达疏:“二人若同齐其心,其铁利能断截于金。金是坚刚之物,能断而截之,盛言利之甚也,此谓二人心行同也。”杜甫《提封》:“提封汉天下,万国尚同心。”
【介绍】:未知姓名,大中(847—860)间为江淮郡守,尝登楼见二女罗衣飘然,遂为诗咏之。宣宗时曾摄中郎将,后官至节帅。《全唐诗补编·续补遗》存诗2首。
诗话。五代丘昶(一作丘旭)撰。《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著录为十五篇,三卷,谓其叙唐以来诗赋源流,天禧五年(1021)邓贺作序。今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