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称诸葛亮。语出《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刘禹锡《和杨侍郎初至郴州纪事书情题郡斋八韵》:“一吟梁甫曲,知是卧龙才。”王仲舒《寄李十员外》:
交换子女煮食充饥。形容天灾人祸极重。杜甫《别唐十五诫》:“饥有易子食,兽犹畏虞罗。”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武后时人。久视(700)中,张锡为相,因请还庐陵王事,被流放循州,玄同有流所赠诗,盖亦当时贬谪者。《全唐诗》录存其《流所赠张锡》诗一首。皎然《诗式》卷三录此诗,作
【生卒】:650—676【介绍】:唐代诗人、骈文家。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祖籍太原祁县(今属山西)。隋末大儒王通孙。早慧好学,九岁读颜师古注《汉书》,撰《指瑕》十卷以擿其失。高宗麟德元年(
①官名。名号种种不一。汉有驸马都尉。魏晋以来,凡尚公主者皆拜驸马都尉,因以“都尉”为驸马代称。李端《赠郭驸马》:“青春都尉最风流,二十功成便封侯。”②指西汉李陵。李陵官拜骑都尉,北征匈奴,后兵败降匈奴
犹宅相。晋魏舒少孤,养于外家宁氏,后宁氏筑宅,有相宅者云当出贵甥,后魏舒果官司徒。事见《晋书·魏舒传》。后因以“相宅”或“宅相”称美外甥。权德舆《奉和崔评事寄外甥刘同州并呈杜宾客许给事王侍郎昆弟杨少尹
指代宗大历时期的十位诗人所代表的一个诗歌流派。《新唐书·卢纶传》:“纶与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李端,皆能诗,齐名,号大历十才子。”最早记载的姚合编《极玄集》与此同。其后
晋孙登隐居北山,好读《易》,抚一弦琴。见《晋书·孙登传》。后借以咏隐居生活。骆宾王《秋日山行简梁大官》:“不如从四皓,丘中鸣一弦。”
【介绍】:梓州(今四川三台)人。开成二年(837)进士。后归梓州,以诗忤东川节度使杨汝士。杨怒,棠惧而往剑州。后参越嶲军事而卒。《全唐诗》存诗2首。
晋顾恺之(字长康)在荆州为殷仲堪佐吏,请假乘船沿江东还,特请船上用帆。至破冢地方,船遭风被损严重,顾写信给殷说:“地名破冢,真破冢而出,行人安稳,布帆无恙。”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后因以为